


老将军含泪提当年勇
——访张思德生前班长、上甘岭战斗指挥者张显扬将军
王银茂
和张思德一起的日子
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张显扬将军,今年已85岁,当谈起张思德时,老将军非常激动,滔滔不绝,他说:“红军长征时期,我俩都被分在红四方面军警卫营一连,且同在一个班,张思德比我小一岁,个头不高,但身子挺结实。”
长征前夕,张显扬任一连一排一班班长,全班共12个人,张思德是班里的公务员。他为人诚实、干活勤快。部队宿营了,他一个人去挖灶、找水、捡柴给班里烧水。还抢着去挖厕所,再割草扎草帘。离开宿营地,张思德总要把住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借群众的东西负责归还。一次,班里借当地老乡的一只水瓢碰了缺口,他瞒着班长,自己掏了个铜板赔给老乡。事后,张显扬知道了,便对张思德说:“你赔老乡的钱,算我的。”张思德笑了笑,不肯收班长的铜板。
张显扬和张思德是老乡,同是四川人。行军间隙,他俩爱拉呱,一口乡音无话不说。张思德把张显扬当兄长,情同手足。他乐于吃苦,班里人都喜欢他。过草地,饮水困难,草地许多积水不能喝,喝了肚子胀,张思德就到处找水。带的粮不够,张思德拜朱德同志为师,学会识别出野韭菜、野蒜、野芹菜等60多种能吃的野菜。他向群众借铲刀、提篓,每天挖不少野菜回来,野菜挖回来,细心辨别再捡一次,然后煮开了放些盐,算是“美餐”了。
到达延安后,张显扬进了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进校前,张显扬已是政治教导员了。当时张思德是班长。他和张显扬在一起时常说:“出门打仗为了翻身解放,干啥都一样。”调到警卫团,张思德住在杨家岭,张显扬学习的所在地叫“大便沟”,两地相距10公里路。一次,张思德提个篮子,装了士豆、红枣赶到党校看望老班长。张显扬笑着问:“现在干得怎么样?”张思德回答:“还是这个样哟,叫干啥就干啥,为首长服务,为人民服务。”张显扬中午留张思德吃饭,8个人一桌,小米饭,桌上两个菜,一个是土豆,一个是萝卜。吃过饭,张思德要走,张显扬送他一支水笔,张思德推辞不收,他说:“我的老班长,你留下用吧。给了我,你就没得用了。”张显扬说:“你提了东西大老远来看我,我送你一支笔还不应该吗?”张思德把笔收下。
1944年9月5日,传来了张思德到山里烧炭牺牲的消息,张显扬悲痛万分,眼泪直往下淌。警卫团开追悼会,张显扬去了。这一天是1944年9月8日下午,毛主席也参加了追悼会,送来有他自己题字的花圈,毛主席对张思德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还借用古代大文学家司马迁的话,赞颂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说着说着,老将军禁不住流出了泪花。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时期,张显扬担任29师师长。三年中,多次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作战任务,如在第五次战役、防御作战、上甘岭等重大战役中创下了震惊世界的辉煌成就。如在夺回832高地6天时间内他带领部队毙敌三千余人,成功阻击了敌人三个师的进攻,受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高度表扬。在他所在的师里,涌现了不少像邱少云、史朝珍、戴荣华等著名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臣。
1952年10月10日,张显扬师长接到15军军长秦基伟命令,指挥87团主动出击,胜利地夺取了391高地。原来这个高地是南朝鲜军第9师东侧前哨阵地和主要支撑点,敌人设有集团工事4处、地堡90余个,铁丝网5道、防步兵雷场多处。出击前,张显扬组织干部反复侦察,研究作战方案。为克服接敌运动距离过长之不利,达到出其不易攻击之目的,他们研究决定采用在阵前潜伏,尔后突然攻击的方法。同时,张显扬师长还和干部战士研究了每一个容易暴露目标的细节和伪装措施,规定了严格的潜伏纪律。第二天夜,87团3营500余人于22时秘密潜伏于敌阵前20米至200米处草丛中,第三天10时,9连潜伏区被敌人一发燃烧弹击中,顿时烈火燃烧,师、团指挥所对这一情况十分紧张,多少副望远镜、炮队镜仔细观察潜伏区的情况。只见烈火在一个战士身上燃烧达半小时之久,为了保证部队的安全和战斗的胜利,那位战士严格遵守潜伏纪律,忍受了极大的痛苦,未叫一声,未动一下,直至壮烈献身。后来才了解到这位战士就是由四川铜梁县入伍的3班战士邱少云。
17时20分,张显扬命令炮兵进行火力准备,17时30分,在敌人眼皮下潜伏了19个半小时的部队突然发起冲击,一举攻占了391高地,俘歼守敌170余人,使战线向南扩大了11平方公里,有效地保证了阵地防御的势态。
1952年10月14日,敌人向上甘岭地区发动全面进攻,来势很猛。10月20日,张显杨接到命令:除继续负责原一线防御任务外,接替除五圣山2个高地以外的全部防务,并以一部兵力向上甘岭以西的敌人主动进攻,以牵制和调动敌人的兵力和火力。当夜7时,张显杨指挥全师调整部署,顺利地完成了接替任务,但是,29师的防御地幅扩大了约两倍,任务更加艰巨了。张显扬要求各级指挥员立即熟悉地形和阵地情况。10月26日,张显扬主持召开了师作战会议。会后,全师上下进行了思想动员、制定了作战方案,调整补充了物资。30日21时,张显扬指挥下属86团一部协同45师的5个连,与坚守坑道的两个连相配合,在野榴炮50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30门的支持下,对599.9高地发起猛烈的反击。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4个连,并击退敌一个营兵力的多次反扑。至31日夜,除一个班的阵地外,该高地为我部收复。11月1日至5日,敌先后投人南朝鲜军第9师、美军第7师、美空降第187团及埃塞俄比亚营共17个营的兵力,在空军、炮兵火力和坦克的支援下,对我部收复的高地进行疯狂的反扑,部队官兵抱着“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坚定信念参加反击,在表面工事完全被毁的情况下,利用石锋、石坎、弹坑和敌人的尸体作掩体,采取坑道屯、小部队坚守、小分队出击、边打边补充、边打边修工事和步炮密切协同等战术手段,终将敌击退,共歼敌6000余人,张显扬还指挥87团向537.7高地北山进行反击,与守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歼敌800余人。他令85团一部向275高地主动出击,从而牵制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597.9高地的反击作战。11月7日,军领导下达了调整部署的命令,张显扬以主要精力指挥87团的作战行动,该团继续在537.7高地北山与敌争夺。战至10日,敌全部占领了537.7高地的表面阵地,87团转人坚守坑道战斗,张显扬师长在这次战役中一直在前线坑道内指挥作战58天。鉴于该高地已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且87团伤亡较大,为彻底粉碎敌人企图,15军首长决心投入新锐力量,由12军92团和93团两个营担任反击和巩固该阵地的任务。张显扬部被调到二线休整,至此,29师圆满完成了上甘岭防御作战任务。将军含着泪说:“上甘岭虽然打下了,但我们的部队也伤亡很大,当时的场面非常悲壮,现在每当想起,我的心情就非常难过。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了革命的胜利捐躯在那里的英雄。”
关于上甘岭战役,张显扬将军率部为夺取最后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每当人们谈起电影《上甘岭》中的艰苦环境和指战士们的勇敢精神时,老将军总是点点头,引以为豪,但从不喜欢争名夺利,宣扬自己,这就是老红军张显扬将军的独特个性。
开国老将军离休之后
张将军离休之后,逢人总是风趣地说:“共产党的称号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离休的。”他到学校、工厂、机关和部队作报告,宣讲党的优良传统,传播张思德精神和上甘岭精神。工作人员吴建生、王孝俭、方飞告诉笔者说:“首长经常一个人哼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和自编的《朱毛好领导》,只要我们工作人员有了小小的缺点,将军就召集我们围坐下来听他讲张思德、上甘岭等故事。我们不知听过多少遍。”张将军虽年事已高,但他非常注意锻炼身体,每天早早起床后,就由工作人员扶着在福州某部大院“将军楼”周围走上几圈,吸收新鲜空气,有时坐在石墩上特别爱听工作人员讲述近期国内外形势。从他满是老茧的双手我们可以看出,将军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爱好运动。前几年,老将军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天天坚持劳动。院内打扫卫生、下地种菜。生产的蔬菜吃不掉,他给部队和机关的同志家里送去。
摘自《福州晚报》
图片介绍:
图一: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张显扬将军,是上甘岭战役的指挥员之一。他还是张思德的班长、邱少云的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50周年(2000年10月)到来之际,他向笔者讲起了当年的上甘岭战役,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故事·····
图二:2000年10月,作者采访张显扬老将军并与其夫人女军人赵钰合影留念。
图三:2000年10月21日,《福州晚报》、《海峡都市报》福建省广播电台等专题报道了张将军的英雄故事。 2.张将军逝世后,家中为他设置的灵堂
图四:2005年5月13日,张显扬因病在福州总院逝世,享年90岁。图为秘书王银茂布置的张将军告别厅,庄重肃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