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第五·部分】第89页(永恒的纪念—李光辉将军) 主编:王银茂 《情系玉亭集锦画册》
《情系玉亭集锦画册》第五部分 第89页
《永恒的纪念》我们的将军(李光辉将军)图片介绍:1.刊于《东南秋色》杂志 2.刊于2001年5月25日《海峡都市报》
董存瑞的师长(忆当年):由北向南打到北大墙下,被东北角的大炮楼的火力压住。先后派去两个爆破手都相继牺牲,因为西面桥上有个大碉堡,在距离约八、九十米的干河沟上,就是这个桥形碉堡阻拦了部队的前进。在这紧急关头,该团担任爆破组长的六班长董存瑞迅速抱起炸药包向桥头冲去,后面还跟着战友郅顺义。在距桥堡四、五十米远处,郅顺义向敌投弹,一阵炸起的烟尘消散后,看到桥下北端董存瑞站着,看样子腿部有点受伤,此时此刻的董存瑞正往北桥墩上放炸药包,一连几下放不住,再向南移了几步,用手托着炸药包抵住大桥底部,毅然拉燃导火索,炸掉了暗堡,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隆化解放后,李光辉师长召开全师会议,认真总结了战斗胜利的成功经验,并把这次战斗中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事迹上报到纵队(第11纵队)领导,贺炳炎司令员和陈仁麒政委得知后给予了高度赞扬,并指示要在部队范围内大力进行宣扬,以鼓舞部队士气。说到这里,李将军还谈起了当时有关董存瑞鲜为人知的内幕:董存瑞同志牺牲后,在整理上报他的事迹材料时,下面部队有思想顾虑,原因是在战后进行论功评奖中,一些人对董存瑞的做法有争议,认为董存瑞身为爆破组组长,理应对完成特殊任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因为后面的战斗还需要他去完成任务。特别是他作为爆破组一组之长,在怒火中只夹着炸药包冲上去,违反了操作规程,没有按预先准备带上爆破辅助器材。假若换一人,缺乏那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慨,或前进的道路上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暗堡,恐怕部队就要遭受到重大的损失。另一种看法是:当时情况特殊,时间紧、任务急,董存瑞想到的是尽快炸掉敌暗堡,减少部队伤亡,来不及考虑个人安危,这种舍身炸碉堡的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宣传董存瑞英雄事迹可以造就千万个董存瑞,顽强奋斗,英勇作战是我军取得节节胜利最成功的经验。再说,董存瑞参军近三年时间,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顽强,多次受到各级首长的嘉奖,先后荣立大功3次,小功4次。
1950年,军委要评选一批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战友郅顺义到北京参加了全军英模大会。回部队后,他到各单位作巡回报告。郅顺义作为全国战斗英雄,但他在报告中讲述更多的内容却是董存瑞的英雄事迹,报告会实际上变成了董存瑞英雄的事迹报告会,这样一来引起了部队文艺工作者对董存瑞英雄事迹的关注。同年12月,作家们创作了《舍身炸碉堡》的歌剧。1954年12月,为永远纪念这位英雄,原热河省政府批准并拔专款在董存瑞献身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董存瑞烈士纪念园。特别是歌剧演出成功后,在部队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此,电影局有关领导便要求拍成电影。两年后,电影《董存瑞》在全国上映,后来还被编入小学教材。
说到这里,老将军竖起了大母指自豪地说:“董存瑞是我们党的好儿子,是全国人民的光荣,是我军、我师的骄傲”。
1956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接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1957年5月29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写下了“舍身为国 永垂不朽”的光辉题词。
李光辉将军简介:李光辉,男,1912年生于湖南平江。1927年1月参加红军,1930年3月入党,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时期任红五军班长、指导员,红一军团民运干事。 抗战时期任团政委、分区副政委兼骑兵旅政委。参加了百团大战、张家口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独五旅政委,1947年10月任冀察热辽独立二师政委(后改为32师),1947年12月任陆军第48军143师师长,1949年8月任陵零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辽沈、平津和湘西战役。建国后任南昌步兵学校校长、解放军副军长、闽北指挥部政委、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顾问。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荣誉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003年3月20日,李光辉将军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9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