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第五·部分】第79页(永恒的纪念—泰斗启功二) 主编:王银茂 《情系玉亭集锦画册》
《情系玉亭集锦画册》第五部分 第79页
《永恒的纪念》我们的大师(泰斗启功)图片介绍:启功大师认真地与王银茂交流书法篆刻艺术 邱华民 摄
我心目中崇敬的启功大师:老一眼认出了我,紧跟着拉开了他地道的北京腔:“真是兵贵神速,这么快就来了,请找个位坐下。”我说明来意后,启老立即铺好裁好的长条宣纸信手挥写“华夏名人一千家”七个字。他一连写了三遍都说不好,我爱人林捷说:“三幅都写得好。”启老摆了摆手说:“不好就是不好,世上哪有都是好的东西。”他把三张放在一起看了看后,还是感觉不满意。沉思了一会儿便说:“这7个字还是请沈鹏先生写为好。我已是过期的钞票了,写得不好不中用。要不,我还是为你在宣纸封上题几个字吧。”启功接过信封,不一会儿工夫,“自强不息”四字便映入眼帘。署好款后便小心翼翼地把印章盖上,然后往盖好的印面上倒些白灰,再用小排笔轻轻把灰扫掉。我正看得入神,他告诉我,这样印泥干得快,不会弄糊、弄脏。
放好毛笔和印泥后,启老松口气说:“标题写了,宣纸封也写了,我看两者只能取一,用这个宣纸封就不要用我题写的‘华夏名人一千家’标题。我总不能自己题字‘封’自己为名人。”
启老今天的心情格外好,他一再挽留我坐下来拉拉家常,并反复提醒我这次一定要带爱人到万里长城去看看。当看到我爱人手里还携带一个内装册页的纸袋子时便说:“这东西既然带来了,就给我欣赏欣赏。”册页内有沈鹏、欧阳中石、刘炳森、李铎等名家的大作。我慢慢翻着,他细细看着,还不停地说写得好。翻完后,他将册页往桌上铺开,然后为我挥笔写下了“铁画银钩”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并认真地题了上下款。启老为这四字得意,他用手指划着对我说:“这四个字有三个金字旁,且都有不同的变化。”他还建议我不妨以后请100位书家都来写“铁画银钩”,还可以请100位印家来同刻这一命题篆刻。完成后就可以出版个集子让大家亮亮相。
启老的举动,出乎我的意料,我和爱人非常感激,连连致谢。当楼下呼喊要马上送午饭上来时,我俩便赶快起身告别,可启老紧步跟上,执意要把“稀客”送出门外,还随手写了个电话号码给我。在我离开先生家300米处,我们才以启老的“红房子”为背景,照了一张照片作留念。
三、谁要冒我启功名造假就让他们造吧,我没精力去查
只要一到北京,就要看望启老,这已成了我多年来的习惯。有时一趟还前后看望他多次。大师精通治印,这次我特带了本人创作的篆刻作品,还顺带了些土特产。谁知见面后,启老就批评我不该带土特产,让他“无功受禄”。坐下后,我把五十方贴在大纸上的印稿请他指教。启老接过印稿后拿起放大镜风采认真地细看,他看后说:“刻得有你风格,有传统基础”。并对个别印稿上的字还提出了疑问,我知道这是先生对后辈的鼓励和教导。接着,我又从包里取出了一方为他刻好印文的寿山石送给他留念并请斧正,他谦虚地说:“岂敢,岂敢。”他接过印。取来印泥盖了一下看后,说这方印以后要常用。
得到了大师的鼓励,我便告诉他我是福州著名篆刻家周哲文的学生,他惊讶地说:“上次都没听过,否则托你代先生问好。”他和周老早就熟悉,说周哲文先生是当今印坛上很有代表性的印人之一,1978年西泠印社成立75周年就被吸收为社员并当选为理事。接着又说,周老的边款有特色,以刀代笔,刀至文成,刚劲挺秀,胜于翰墨。启老还饶有兴趣地回忆起来:“70年代末,周哲文先生把毛主席的诗词全部用刀篆刻在寿山石上,很不错。送了很多印稿给我,还为我刻了两方印章,这印章在80年代常用,我也为他回赠了一幅书法。”
谈完周哲文,启功又提到福州的潘主兰先生。他说,潘主兰是一位很有学识的诗书画印大师,他所书的甲骨文书法用笔如刀,写具形神兼备,意趣无穷。启老对艺术界的名人非常熟悉。他说苏州沙曼翁先生也是当代写甲骨文很有代表性的。
启功大师是位十分宽容善良的老人,他有博大的胸怀,时时关心他人,处处想着别人。他总是谦虚地称自己无才之辈,说一辈子欠了很多人的债。他很想静下心来多为人民做些益事,可就是自己无法摆脱分外事情。
明年(2002年)7月是启功大师九十寿辰,有单位想为他出版一本个人书画集。他说:“这是个正儿事,可要静下来做却不容易。”提到这个话题,启老还告诉我说:“改革开放后,知道我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中国书协挂了个主席头衔。这可惹来很多人求字,有的人不但自己要,还代他的朋友要,有的还代他朋友的朋友来要字。我欠了很多人‘书债’,这辈子很对不起人家。”从话中可以看出,启老有很多难言苦处,对此,我为先生出了个小主意,建议他在大门口贴个告示,写字收钱,明码标价,能接受就进来,否则免进。启老听后连忙摇着头说:“那不行,都不是什么好办法,谁叫我出名啰!人家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