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印)王银茂篆刻

孟州—1. 2012年8月28日晚,孟州市市长刘文年在金亚酒店一楼举行宴会并致辞欢迎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前来参加盛会

孟州—2. 王银茂与河南焦作孟州市刘文年市长留影

孟州—3. 来自全国各地的唐宋八大家宗亲(后裔)们上台留影 前排左起:柳 哲、王平国、郑景秋、曾令海、苏俊七 后排左起:柳石林、柳均轩、韩学广、吴喜元、韩清涛、杨丕祥、韩大云、王银茂、柳河东

孟州—4. 左起:刘爽(郑州)、魏西安(山西)、王银茂(福建)、郭振中(大连)、李树民(新郑)

孟州—5. 左起:张素萍、赵秀荣、王银茂、贾澎涛(洛阳)

孟州—6. 来自福建福州的江西临川籍王安石后人、唐宋八大家王氏代表王银茂称赞孟州市委、市政府在韩愈文化方面做得非常好,深得国际学者、专家好评

孟州—7. 8月29日,参加“2012年中国·孟州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全体代表合影

孟州—8.“唐宋八大家”宗亲后人、书法爱好者为大会创作书法作品。王安石后人王银茂篆书:“唐宋八大家,华夏文明史”,王平国行书(柳均轩诗):“华夏文明推进步,传统道德首崇儒;散文诗句绝奇妙,韩柳欧王曾三苏”

孟州—9. 8月29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金亚酒店12楼隆重举行,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等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学者出席会议并先后发言

孟州—10. 来自全国各地的会议代表。前排右起:王银茂、欧阳俊峰、欧阳丽霞、柳 哲、柳河东、苏俊七

孟州—11. 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柳哲,副会长王银茂代表联谊会向“研讨会”赠送书法作品代表市委书记魏超杰(中)、副会长苏俊七还赠送报刊等作品

孟州—12. 军旅篆刻家王银茂向孟州市人大副主任杨丕祥赠送篆书作品:厚德载物。左起:柳河东、王银茂、杨丕祥、柳 哲

孟州—13. 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院韩氏代表林炜旋女士发言

孟州—14. 成都大学教授韩氏代表张天健(80岁)先生发言

孟州—15. 8月29日中午,王银茂在孟州市韩园参观并留影

孟州—16. 王银茂与河南郑州23公里大型祖龙创建者李树民在河南孟州市韩园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768—824)雕像前留影

孟州—17. 8月29日下午,唐宋八大家宗亲(后裔)联谊会在金亚酒店二楼举行,吴喜元主持,联谊会会长柳哲致辞

孟州—18. 孟州市宣传部长杨树亮发言。右起:王银茂、韩大云、柳立君、吴喜元、杨 

孟州—19. 韩氏代表韩大云发言(上图)。接着,河南省韩愈研究会会长张清华(右一)特地挤出时间赶来参加会议并发言,称赞“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的成立对传承和推进我国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孟州—20.“联谊会”代表赠送书法作品与杨树亮、吴喜元等留影

孟州—21. 唐宋八大家(后裔)联谊会全体代表留影

孟州—22. 王银茂与“八大家”之一欧阳代表 欧阳丽霞(左一)、欧阳俊峰(右一)留影

孟州—23. 王银茂与“八大家”之一曾家代表曾令海(福建南平)留影

孟州—24. 王银茂与“八大家”之一韩家代表留影。左起:韩学广、韩夫人、韩先生、韩煊法、韩清涛、王银茂、韩大云、韩发根

孟州—25. 王银茂与“八大家”之一柳家代表留影。左起:柳河东、王银茂、柳哲、柳石林、柳均轩

孟州—26. 王银茂与“八大家”之一苏家代表苏俊七(中)留影

孟州—27. 韩氏后人为“联谊会”宗亲展示“韩氏家训‘四言歌’”

孟州—28. 8月29日晚,王银茂为唐宋八大家网站开通特题“唐宋遗风”致贺

孟州—29. 中国东方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柳氏宗亲会联谊会发起人、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柳哲(左四)与大会代表们留影

孟州—30. 王银茂应邀为“韩氏宗谱”题字。左起:韩学广、韩大云、王银茂、韩清涛、柳 哲
附:唐宋八大家创会会长柳哲建言稿
建言西安纪念柳宗元
在举国上下积极响应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迎来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佳时机。千年古都西安,文化积淀极其丰厚,文化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一个又一个,文化旅游项目的推出:一桩又一桩,文化盛事的隆重登场,大大提升了西安的文化软实力,大大推动了西安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大发展。
当我们访问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泰斯故居,令人流连忘返:当我们漫步巴黎街头,大剧作家巴尔扎克故居,令人驻足瞻仰:李白、杜甫、苏轼、李渔、曹雪芹、鲁迅等我国名人故里,都成为当地政府着力打造的地方文化品牌,而作为大文豪的柳宗元(773—819),虽然生在西安、长在西安、卒葬在西安,却没有得到其故里西安有关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为什么,一位生于西安,长于西安,卒后葬于西安,短短47年人生中约有三分之二时间在西安度过的柳宗元,却被素有“千年古都”之称的西安人遗忘的一干而尽?!为什么,一位不幸卒于广西柳州,根据其遗愿,卒后第二年,不远千里万里归葬于长安少陵原先人墓侧,如今的柳宗元墓却已无迹可寻?!
如今,在他贬黜十年的湖南永州,为官短短四年的广西柳州,即使他足迹从未有过的祖籍地山西永济,甚至是河东柳氏后裔聚居地之一的山西沁水等各级政府,对柳宗元无不推崇备至,或建墓、或造祠、或盖庙、或建园、或雕像、或公祭,频频举办大型纪念活动与学术会议,享有如此礼遇的文人墨客,在历史上鲜有其人!
当下不少地方政府,无不借助本地名人效应,以提高知名度,推动社会发展,这无疑是当政者的明智之举!西安如能借助柳宗元的文化影响力,做大做强柳宗元文化品牌,一定能促进陕西“文化强省”、西安“文化强市”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
2013年,系唐代大文豪柳宗元诞辰1240周年,作为河东柳氏后人,不揣浅陋,特向柳宗元诞生地的陕西、西安、长安区各级政府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院校有关领导,建言献策,建议如下:
一、建议由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各级人大、政协代表,根据柳宗元是地地道道的西安人的实际情形,由人大或政协提案形式,以引起各级政府重视柳宗元有关纪念设施的建立,推动陕西与西安柳宗元研究与纪念活动的开展。
二、建议成立陕西省、西安市的柳宗元研究会或柳宗元研究中心,争取经过数年努力,将西安建成继广西柳州、湖南永州、山西永济之后的又一柳宗元研究与纪念的重要基地。
三、建议西安或长安己建或即将建造的城市文化广场与公园,命名为“柳园”或“柳宗元文化广场”,树立柳宗元塑像,并建立相应场馆,陈列展示,以打造西安柳宗元文化品牌。
四、建议2013年,在西安隆重举行柳宗元诞辰1240周年纪念大会暨首届柳宗元与故里西安学术研讨会。
五、筹拍一部《柳宗元与西安》的电视纪录片,编著出版《柳宗元与西安》、《柳宗元与柳氏家族》等。
六、建议在西北大学或陕西师范大学等陕西有关院校,成立相应的柳宗元学术研究机构。
七、创办西安柳宗元网站,推出纪念柳宗元诞辰1240周年专题,举办全国性的纪念柳宗元诞辰1240周年的诗文书画大赛。
八、进一步考证柳宗元在西安的遗迹,如能确定柳宗元家族墓的确切位置,可以考虑恢复柳宗元墓园,作为西安旅游文化的新亮点。
九、建议政府和河东柳氏后人合作,在西安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唐宋八大家宗亲(后裔)联谊会,适时考虑成立唐宋八大家文化传承协会,创办唐宋八大家文化园与雕塑群等。
十、河东柳氏后人,继承先人遗志,愿与故里有关部门共同合作,发起编撰《华夏柳氏通谱》,开展柳氏恳亲活动,以推动西安柳宗元研究与纪念活动的蓬勃开展。
鉴于本人上述提议,我们希望陕西省西安市有关部门,能够抓住2013年柳宗元诞辰1240周年的机遇,成立相关筹备机构,建立有关纪念设施与研究机构,借鉴各地经验,开展系列柳宗元纪念活动,争取经过数年的努力,将西安建成继广西柳州、湖南永州、山西永济之后的又一柳宗元研究与纪念的重要基地。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发起人:柳哲
2012年2月22日于北京

日照—1. 2012年9月25日,王银茂应邀出席山东日照市参加“世界韩氏谱馆”落成庆典大会。图为在山海天大酒店留影

日照—2. 世界韩氏总谱编论证会暨世界韩氏谱馆落成典礼欢迎宴会在日照市山海天大酒店隆重举行,韩大云主持、韩清涛、韩邦泰、柳哲等先后致辞

日照—3. 韩氏宗亲代表在会场前合影留影

日照—4. 9月26日上午,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参会代表们前往韩邦泰工作处(世界韩氏谱馆)参加谱馆落成庆典

日照—5. 王银茂在典礼台上留影纪念

日照—6. 左起:柳哲(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会长)、韩焕峰(河北沧州 西冷印社社员)、王银茂(军旅篆刻家)

日照—7. 左起:韩继亮(日照军分区副司令员)、韩伟 (韩先楚将军侄儿)、王银茂

日照—8. 韩大云主持并致辞

日照—9. 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柳哲及王银茂等宗亲先后致辞


日照—10. 参加“世界韩氏宗谱馆 典礼 ”的全体代表留影

日照—11. 与会代表参观韩氏企业家韩邦泰先生“后花园”

日照—12. 参加世界韩氏谱馆并留影。左起:韩邦泰、王银茂、柳哲


日照—13. 王银茂应邀为谱馆献墨,篆书:桂香四海。左起:陈娟、韩邦泰、王银茂

日照—14. 26日下午,王银茂参加世界韩氏宗谱编修方案论证会并提前发言(因下午赶往临沂市会议)

日照—15. 26日晚,王银茂、柳哲、王明超等应邀参观王羲之故居并留影。左为企业家蔡丹

日照—16. 9月27日上午,代表们莅临青岛市红岛韩式企业家创办的厂矿企业参观。图为韩平德老总为宗亲介绍厂矿

日照—17. 在青岛市 红岛韩家民俗村参观。左起:许燕、韩学广、王银茂、石振生、韩总


日照—18. 韩总、韩大云、王银茂在民俗村马车前留影(上图) 王银茂在民俗村古墙参观并与韩明灰老先生留影


日照—19. 王银茂与福建地区的韩式宗亲留影。左起:韩顺利(漳州)、王银茂、韩联芳(漳州)、韩择英(宁德)(上图)左起:王银茂、韩志亮、许燕、韩维松、韩志其

日照—20. 企业家韩邦泰(左三)、学者石振生(左二)与宗亲在日照市植物园参观留影
附:湖北韩进林先生发言稿
山东日照世界韩氏宗谱馆落成庆典贺词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齐鲁大地,万瑞呈祥,天下韩氏荟聚日照,共同恭祝世界韩氏谱馆隆重落成。我谨代表赣、鄂、皖、湘、陕五省韩氏联宗谱编篡委员会对世界韩氏谱馆的落成,献上最最热烈地祝贺,并代表五省数万韩氏族人,向为世界韩氏谱馆付出心力心智的山东日照以韩帮泰为首的韩氏宗亲,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韩氏文化上下几千年,渊源之远,精详之博,人寰罕见;宏篇经典,纵横五洲,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举世无双,这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韩氏族人的自豪。
精彩须延伸,雄略向高标。编撰《世界韩氏宗谱》是传承韩氏文化的重要手段与途径,让四海韩氏认祖归宗,天下一统,是我们这一代韩氏后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世界韩氏谱馆的正式落成,标志着天下韩氏寻根联谱的伟业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要有国家思想,须具世界眼光,是编篡《世界韩氏宗谱》的核心思想。让我们共同用喜悦叙说,用真情承载,用殚精书写,用责任担当,用精彩见证,让史海流放,是《世界韩氏宗谱》编篡的目标大纲,也是世界韩氏族人的翘首期望。
莫羞老圃秋容淡,要看寒花晚节香。是北宋三朝名相,我们的先祖韩魏公《古人。咏晚节》的精美之句。以此作为今天所有参与《世界韩氏宗谱》编修工作者心态心智的浓缩,也是对天下韩氏宗亲期待希望的回答。
韩氏先贤的杰出代表,中华文化的伟大旗手韩愈公,生前创造了280多条汉语成语,我从中选择了6条来形容我们今天世界韩氏联宗谱深远意义和特殊影响。那就是:文以载道、书以拯家、循名求实,爬罗剔抉,专心致志,推陈出新。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世界韩氏宗谱馆启八方风雅,开万象新天!
衷心地祝愿《世界韩氏宗谱》的篡修独树一职,独领风骚!
衷心地祝福天下韩氏家族,如巍巍泰山,似蒸蒸日上,雄姿永绵,春辉永耀!
谢谢! (湖北 韩进林)


常州—1. 2012年9月28日,常州市东坡文化大酒店老总苏东坡31世孙苏建国宴请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一行并留影。下图左起:韩有琚(南京 企业家)、苏建国、王银茂、柳哲

常州—2. 苏家精神:读书无欲行善事,非礼勿语建和谐


常州—3. 苏东坡、王安石两家后人苏建国、王银茂结缘在先贤画像前留影,右一为唐宋八大家后裔联谊会创会会长柳哲。苏总为此结缘特将墙上画作赠送给王银茂纪念

常州—4. 安徽籍著名书画家许菖创作的人物作品《苏东坡与王安石》(特写欣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常州—5. 苏建国以苏东坡诗为内容创作书法作品赠送给小弟王银茂

常州—6. 王银茂以王安石诗为内容创作书法作品赠送给大哥苏建国

常州—7. 王银茂创作篆书“闻鸡起舞”赠送给苏东坡纪念馆馆长助理、专职书画家凤良彩

常州—8. 左起:柳哲(北京)、王银茂(福建)、柳龙度(江阴)、施根良(无锡)、韩志玉(烟台)


江阴—1. 2012年9月29日,参加江阴市夏港三官殿柳氏介和堂宗谱新谱发放暨庆典仪式。图为仪式大会现场

江阴—2. 左起:柳健、柳建伟、王银茂、柳哲

江阴—3. 左起:柳锡仁(编委)、柳全生、九十一岁柳氏老前辈、王银茂


江阴—4. 庆典现场(上图) 江阴市韩氏宗亲(来自全国各地韩氏后人)为谱庆自发表演文艺节目,献才献艺。图为蔡丹正在拍录精彩的节目


江阴—5. 庆典主席台左起:柳春林、王银茂、柳哲、柳菊兴、柳总、戴佳廉、吴春华、蒋惠军、柳全生、柳建兴


江阴—6. 唐宋八大家宗亲(后裔)联谊会代表柳哲、王银茂先后发言
附:王银茂发言稿
尊敬的柳氏各位宗族宗亲,全国各地来的各位教授、学者、嘉宾,下午好!
今天是金秋送爽,阳光灿烂的好日子,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日和13亿中华炎黄子孙民族传统节日的好日子,更是我们同宗同祖柳姓家族难忘的,有历史意义的大喜日子。很高兴,我们从各地云集到夏港三官殿参加我们柳氏家族的隆重庆典活动。心中感到万分的激动。在此,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我来自福建福州,是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后裔。在此我代表我们王氏家族对三官殿新谱发放盛会表示热烈地祝贺。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是我们柳氏家族的先贤,是我国历史著名学家的杰出人物,是我柳姓同胞们的代表,更是我们柳家人的荣光。天下柳姓是一家,天下唐宋八大家是一家,我们有缘能相聚在这里!这是我们祖先结的缘,我们要团结起来,尽最大能力把“八大家”思想、精神发扬光大。
今天,我们来到此地感受很深:亲身看到了我们柳家人的热情好客,善良、勤劳、团结、奋发,家风民风好,老百姓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从这次大型活动中可以看出:规格高、场面大,大老板多、热心人多,热爱家乡的能人志士比比皆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为柳家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为三官殿感到快乐和幸福。
宗族家谱修得好,这是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修篇工作是件很艰巨、很细致、很辛苦的工作,他们付出了辛勤汗水很值得。这是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笔最大的家族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柳家的历史由我们柳家人来写,作为我们唐宋八大家的后辈们,是不会忘记我们的劳动,我们柳家人的子孙后代会永远感谢我们的。因为今年我们正好赶上了修谱的时间,说明我们很有福气遇到(六十五年一修)。 我们要有责任、尽义务,热心全力地把家族修好;有责任、尽义务把我们柳家思想传承下来,让柳家精神发扬光大、名扬天下。我认为:只有热爱祖宗之心,才有热爱国家斗志;只有孝敬父老乡亲,才会热爱自己,才能得到晚辈对我们自己的孝敬。我们柳氏家人有这个指导思想非常好。今天是你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干”的最好体现。
最后,感谢我们江阴地区柳氏族谱编委会对我们“唐宋八大家”代表的热情邀请;感谢柳氏宗族能人志士,热心企业家,在外游子、族宗老前辈们对这次活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祝在座的各位宗亲好友、嘉宾国庆快乐再快乐!中秋团圆更团圆!祝我们柳家人万事如意,家族兴旺! (王银茂发言稿2012年9月30日匆草于嘉美之星商务酒店)

江阴—7.“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代表柳哲、王银茂向大会赠送篆书作品:“笔谏家声传万古,河东世泽启千年”

江阴—8. 来自全国各地的韩氏代表向大会赠送家谱及著作等

江阴—9. 主席台宗亲领导及代表为柳氏族人发放“柳氏宗谱”

江阴—10. 外地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江阴—11. 左起:柳菊兴(张家港)、柳树滋(上海)、王银茂(福建)

江阴—12. 左起:柳总、王银茂、柳健、柳太猛(湖北咸丰)、柳成富(浙江金华)

江阴—13. 唐宋八大家宗亲(后裔)代表与柳氏宗亲代表举行研讨会。右起:柳志玉(烟台)、王银茂(福建)、柳国泉(莆田)、柳树滋(上海)、柳龙度(江阴)、柳 哲(北京)、柳州(徐州)

江阴—14. 全国柳氏是一家,“八家姓氏一家亲”。来客与当地柳氏宗亲合影留念

江阴—15. 柳妹妹(上海)、柳树滋(上海)、柳哲(北京)、王银茂(福建)与烟台柳氏代表柳志玉(右二)一家参观天下第一村(中国华西村)

江阴—16. 10月1日,蔡丹一家在江阴市华西村邮电局留影 左起:弟弟蔡洪坤、女儿王子慧、蔡巧段、老公王仁权
王安石后人王平国其人其书
王平国,号重园主人,1966年出生于王安石故里东乡上池村(古属临川),因自幼受家乡前辈书法家王家棐影响,醉心于书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景德镇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师,江西省收藏家协会会员。
自学生时代起,即对音乐、绘画、书法、篆刻、武术、气功、诗词文学广有涉猎,而岁月如梭、大浪淘沙,几十年来游艺四方,唯独对书法自始至终抱持执着,笔墨纸砚故常伴身旁。用过很多笔,买过很多墨,写过很多纸,练过很多字。对书法的执着如同珍藏几十年磨砺岁月的茗香苦茶,明知味涩,却甘之如饴。常云对书法的执着信仰:不见门户,惘论形意,为执传统,痛并快乐,此心不渝。
秉传统,瓷上书
在这个世界上,一些人好像注定要去做一些事,表面上看这是宿命论的说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可以理解为家学渊源与个人修为结合下的结果,这种结合于王平国来说,就是在家庭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之下,在书法――这个最古老、最传统、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独特艺术门类中求索追寻。
王平国出生在东乡上池村,这里古时曾属“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的临川,据考证,上池更是北宋一代名相王安石的故里,千百年来,上池文脉不断,家家尚文,在王平国的记忆中,村中不少寂寂无闻的老先生就堪称“民间书法家”,贴在自家门口的春联也许会令不少书法大家汗颜。王氏子侄后辈更是从小矢志读书,王平国的哥哥王德国就是一位诗人,至今出版诗歌100余首。在如此文风的耳濡目染之下,王平国从小即酷爱文学,往往一卷在手,就忘却茶饭。
幼年的文根深种,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开花结果,在“君子不器”与八零年代青年应大展拳脚精神的影响下,王平国开始广泛涉猎诗歌、书法、篆刻等艺术门类,尤其是书法,这项特有的传统艺术,虽仅以笔法、结构和章法构成其艺术世界,却被称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深深吸引着有家学渊源的王平国。初入书法之门,王平国从楷书练起,夯实了基础,之后30年书法习得,皆是一步一脚印,遍习楷、行、草各家章法,不曾一步驻足停留,不曾专事一家而学,反得兼容并蓄、自成一格的书法面貌。
在王平国的书法世界里,没有喧嚣,没有浮躁,其清新自在,无为闲逸,令人不禁联想到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描述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境界。仔细品味他的每一幅作品,不但笔法自然、循古尚朴,而且自始至终坚持“白纸黑字”的传统书法形式,这在时时求个性、处处求出位的现代尤为难得,因此纵观王平国的书法作品,其风格传统、自然,于艺术的实在中求细处神韵的伸张,若非个中行家,殊难得其真味。
王平国创作的陶瓷书法亦复如是。早在1996年,酷爱古玩的王平国即接触到了陶瓷,他认为,陶瓷与书法一样,是具有深厚底蕴的两种艺术形式,二者的关系犹如姐妹,他们的结合,可谓自然和谐。从那时起,王平国开始了陶瓷书法的创作,对陶瓷料性的逐渐把握,让他的瓷上书法品相更佳,对传统文化的素习学养,又让他在泥与火的世界里延续了纸与墨世界里的自然、自在。他的瓷上书法,讲求文人的“感情心态”,追求回归本真的“中庸之道”,素净的白胎更衬得书法作品宁静致远、意境幽深。
2011年7月刊于瓷都晚报《瓷器》 本刊记者:陈瑶
【临川印人王银茂评论】
才子乡里出才子,著名书法家王平国就是其中之一。王师多才多艺,出众不凡,以不平凡的业绩,倾心为国、为民、为自己,更为北宋“名相”王荆公的故乡(临川)扬才子豪情,为当代“书祖”舒同的家乡(东乡)展雄心壮志。
好样的,王平国。愿“一技独放不是艺,万技齐放艺满园”;愿江南“民间书法家”辞“民间”,迎“陶瓷”。作为王安石的后人,能有幸收藏到“陶瓷书法家”的艺术作品,是我们王氏人的缘份和福份也。 (王银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