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第五·部分】第93页(永恒的纪念—我们的英雄) 主编:王银茂 《情系玉亭集锦画册》
《情系玉亭集锦画册》第五部分 第93页
《永恒的纪念》我们的英雄(王直将军与《英雄儿女》)图片介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与1995年5月20日亲临老红军、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直将军家中看望并亲切握手。 王银茂 摄影
王直将军与《英雄儿女》:女儿王芳在养父王复标怀中大声哭喊着爸爸。这段故事的回忆和后来王芳参军又正好在王主任的那个部队,情节都是应创作需要而虚构的。经过是这样:小说作者为反映上任后的王主任对军文工团工作抓得有声有色,便决定采写一位战地优秀宣传员来表现。王将军说:“我们军文工团确有一个叫王芳的上海姑娘,打腰鼓和唱歌都很出色,她一边演出一边打仗立过功,我在会上曾表扬过她。也有她的照片。但影片中是不是她的化身难说”。
一次采访时,问起王直将军有没有女儿,他难过地回答有一个女儿,在小时候寄养在老百姓家中抚养不幸夭折。那时女儿妈妈潘吟秋在江南革命活动被日军抓住,关在南京市鼓楼伪警察所牢中。解放前,将军长期坚持在京、杭、沪一带进行革命斗争,解放后又一直在上海浦东区任军管委主任。影片为表现人物,考虑时间、地点等情况,便构思出王将军先在上海浦东(从事地下工作),后到苏州(新四军抗日根据地)。为他由一个地下工作者变为师政委进行衔接,同时也为说明这个革命家庭埋下伏笔。
现实中的“王成”没有倒下
银幕上的王成在气壮山河的呼喊中与敌人同归于尽。而现实中的“王成”却还活着。他就是一级人民英雄,我军坚守上牌里212高地的七班战士秦建彬。
秦建彬是河北南宫人,1947年入伍在我军178部队,曾数次立功。在三八线北阻击战中,他守起来敌人攻不动,他攻起来敌人挡不住。被称为“能攻能守的英雄”。
1951年3月25日,美三师乘车顺公路由南向北开来进犯。秦建彬所在的七班同志出敌不意,突击开火,在打退了敌人数辆坦克掩护下的两次两个连进攻后。全班就只有秦建彬一个人没有负伤。他估计敌人还会来,一面把重伤号背到隐蔽部去包扎,一面又搜集弹药武器准备决一死战。并站在班长和负伤的战友面前说:“有我就有阵地”!果然,敌人组织了五个排向他们发动第三次进攻。小秦带领的二个轻伤战士在炸垮敌人后也身负重伤。这时还发现敌人围在山脚下不甘走开, 秦建彬看了看阵地,一边监视敌人,一边把党证、日记本和一些心爱的纪念品用油布包好埋到地下。然后拿起一颗手榴弹独自守在那里。
太阳下山了,敌人见无动静便蜂拥而上,在爬到十多米时发现秦建彬站在那里便不敢上来,只是招招手示意秦投降。小秦当时想用手榴弹消灭它,但敌人很多,一个手榴弹不解决问题。这时他急中生智顺手从掩体里拨起炸坦克用的一根爆破棍,拉了导火索就投过去。敌人还以为是缴械投降都纷纷围过来抢。一声巨响,这群美国鬼子被炸得血肉模飞。秦建彬也被强大的气浪抛得老远。等他醒来,敌人吓得早滚下山了,战后,七班立了一等功,秦建彬被嘉奖为“连战斗模范”。王将军还强调说:“秦建彬是英雄王成的主要原型,但故事有些情节还取于独胆英雄王庭吉和独守603.9高地,在四十公尺内歼敌50余名的一级英雄王兆才等同志的战斗事迹。作家描写英雄倒下。是为更好地表现我们的部队,我们的英雄勇于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当然王成背的发报机也是因情节的需要而添设的。”(实际上是通讯无法联系)。
“工人的爸爸”其实是“光荣的母亲”
《英雄儿女》中描写王成的爸爸是上海一位修车老工人。这其实是由光荣的母亲移植而来的。作家采访时,王将军根据采写要求介绍了一位被大家所热爱和尊敬的老太太。她为部队培养了一位英雄战土,她就是钟悬山阻击模范班班长、一等功臣、二级人民英雄王万夏的母亲。人们都称她为“光劳的妈妈”。老人家每当听到这崇高的称呼时,总是乐呵呵地说:“光荣嘛!大家都光荣,没有大家我儿王万夏一个人也不行,这光荣都是毛主席给的。”她还常常鼓励儿子杀敌立功、为国争光,当得知前线打胜仗的消息,她老人家就连夜织布来慰问。
作者为从侧面反映我们英雄的父母是伟大的父母以及连贯英雄的亲人同王主任的关系,便采用将光荣的母亲改为工人的爸爸。王将军对此沉思一会儿又划着手说:我也认为影片中描写把小王芳送给“爸爸”抚养不如“母亲”抚养好,但从某种认识上来讲,影片中的王主任从事地下工作。后又被囚车带走,爱人已在牢中。当然还是反映王主任与工人的爸爸之间的关系要好,不合情但合理。也许是人物形象的需要。
将军的画受过毛主席夸奖
“戎马当年伏鬼魔,而今华彩饰山河”这是对王直将军军旅生涯和艺术道路的写真。当年的王政委、王主任,现已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福建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名誉会长、闽西画院名誉院长了。早在革命时期,王直将军15岁就离开家乡福建上杭,跟随毛主席参加工农红军。1933年他绘于瑞金街头的两幅漫画受到过主席的高度赞扬,战争年代,将军从不间断画笔,每战斗一个地方,他都要用笔素描下来,并记载有关革命的战斗故事。
1983年,王将军离开领导岗位,居住在福州铜盘路2号的南京军区第二老干部服务处,他拿起笔把对祖国秀丽河山的深厚情感全部融进丹青。离休10年来,他创作的许多画受到行家赞誉,并在比赛中获奖,有的画还被中国人民革命历史博物馆及新四军纪念馆收藏,曾在福州、龙岩举办了个人画展,目前他正在编印《王直国画集》,其中有朝鲜的斗流峰、上甘岭五圣山,金鹤山等画20多幅。近年来,王直将军积极发挥余热,经常深入工厂、学校作报告,进行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他撰写出版了二十多万字的《忠于信念》一书。以亲身的体会,实事求是的态度,记叙了我党我军在各个战争时期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再次表现了一个老革命英雄的情怀。(本文摘自1994年第一期《福建老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