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第二·部分】第33页(玉亭纪念碑—爱心永驻) 主编:王银茂 《情系玉亭集锦画册》
《情系玉亭集锦画册》第二部分 第33页
《让爱心永驻路间》:一条马路,一段情感,一次捐款,一份爱心。玉亭路在王银茂的老师、同学、领导、战友以及父老乡亲的厚爱下,终于告别了过去凹凸不平、雨天路滑的泥石路。
玉亭路是在墩上凉亭建好后而命名的。在过去,它是东临两县百姓来往的交通要道。记得70年代,路宽不足2米,主要供嫁女骑马和推“土车子”之用;80年代因拖拉机耕地需要,路面翻了一倍;90年代,原来的路基已经适应不了农村机械化的发展,路面坑坑洼洼,难以通车。为了通车至东乡境内,1995年5月,王银茂上书原抚州地区主要领导反映群众迫切修路的要求,当地政府积极发动全乡各村帮助修路,以资代工(新积片每人出10元,片外5元)。此路于1995年10月扩宽至7米,并建造了玉溪水泥桥,方便了车辆来往;新世纪以来,在各级组织的关心下,此路虽得到了多次修缮,但还是容易损坏。2004年12月,王银茂捐款5000元用于修补路面。2005年7月,又亲自拉了几 车石填补路坑……
更难忘的是:一次下大雨的晚上,有位王银茂的章姓战友,私家车被陷进路坑,几个小时都起不来,王银茂见后带人冒雨帮忙近一个小时终于给解决。战友临走时说了一句话:“墩上这段路坑坑哇哇,真是磨人,老百姓走路实在太困难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此王银茂便产生了修建马路的念头。回到部队,他向地方有关部门详细了解有关政府修路情况,最后研究了集资修路办法。这一想法得到了当地各级领导的支持,王木顺、王勤顺、王建华、王仁安、王顺昌等积极响应;老红军、老将军王直、程世清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励。至2006年1月至10月,捐款壹仟元以上的有100人,捐款叁佰元以下的有近200人,共收到现金12万余元,捐物折款4万余元。墩上伢仔王锦茂为了修路捐款几经周折报名参加;王毛生在小孩读书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借钱捐款;王志彪把省吃俭用下来的钱也捐出来了;王能庆主动发动自己所有的亲戚参加;墩上女婿徐汉清、李北方、叶小华也走在了捐款的前列;墩上村的亲戚李晓斌、艾华福、邓金宗等也献来了爱心;还有老同学、老战友、老领导及外地好朋友……
罗湖镇党委书记吕法明对此做法很赞赏,主动将情况向上级领导及交通部门反映并打报告以解决资金不足。抚州市委常委、临川区委书记叶建青得知后当即明确表示:为老百姓修路是件大好事,好事必须要办好,政府将会全力给予帮助和支持的。
这一举动,在墩上村前所未有,让周边村刮目相看,他们捐的是一种爱心、一种精神。体现了社会的和谐,村民的团结。农村要致富,首先要修路。愿玉亭金光大道能给乡亲们带来富裕,让无私奉献的爱心永驻路间,世世代代永续下去。(邓广元 整理)
图片介绍:1.抚州市委常委、临川区委书记叶建青(右) 邹中华摄 2.2006年4月,临川区委、区人民政府为王银茂同志颁发的荣誉证书。(荣誉证书 王银茂同志:在“十五”农村公路建设中,积极捐资,贡献突出,授予农村公路建设贡献奖。特此发证,以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