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百对印谱》刘志伟 郑丽娜结婚纪念照 女方父亲:郑万秋 母亲:邓书英 2012年4月21日于福州京都大酒楼 (本印谱十年后结集出版)
刘志伟(王银茂 篆刻)
郑丽娜(王银茂 篆刻)
1. 新郎刘志伟、新娘郑丽娜 2012年04月21日晚在婚堂 手捧鲜花、幸福美满, 百年好合、喜结良缘
2. 新娘父亲郑万秋学生, 军旅书法篆刻家王银茂选用福建寿山石龙凤对章(同一块石加工为二方印), 为一对新人篆刻姓名章纪念
3. 著名书法家陈章汉先生, 为新人赠送墨宝"琴瑟和鸣"纪念
4. 工作于福州雕刻总厂、著名书法家、今晚 喜爸爸郑万秋, 手持福建寿山石龙凤对章进行艺术介绍并致谢
5. 新娘父亲郑万秋以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彩的婚宴致辞
6. 郑万秋、邓书英夫妇将自己珍藏近三十年的家中宝贝(舒同大师书法作品) 送给新人作婚嫁礼物
7. 父母养育之恩令女儿终生难忘, 此时此刻, 一切心中之言都在拥抱之中, 父女深情拥抱无不令人感动
8. 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沉浸在幸福喜悦之中。左起: 方娴、江红、胡崇华。右起:章燕玲、张梅玲、王灵霞
9. 新郎刘志伟向心爱的新娘郑丽娜跪下表白: 老婆,我爱你、爱到永远 ...... 据新娘介绍是表达爱言最多的一次
10. 新郎、新娘喜倒香槟酒, 意为夫妻恩爱、相敬如槟
11. 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歌唱家方娴为婚庆献歌, 博得阵阵掌声
12. 新郎、新娘及家人在闽侯专业婚礼喜娘苏燕珍引导下, 非常风趣地向来宾喜说说、敬喝喝
13. 军旅书法篆刻家王银茂为新人赠送林则徐名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左起: 郑万秋、张梅玲、郑丽娜、刘志伟、章燕玲、王银茂、邓书英
14. 学生王银茂与多年交往的郑万秋老师在大喜的日子里合影留念
15. 来宾留影 前左起: 游鸿增、王灵霞 后左起 :林一平、汪榕生、王银茂
16. 刘郑联姻.男才女貌; 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今宵难忘.举杯祝贺。左起.胡崇华、郑万秋、唐辉、王银茂、林一平
17. 新人手捧''家宝''与父母亲及江西抚州''舅舅''王银茂(左)留影
18. 舒同大师书法作品: 世无难事、有志竞成 (此作书于1983年) 舒同同志简介: 舒同、江西抚州东乡人、老红军、舒体创作者、山东省委原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第二任、第三任名誉主席。红军时期被毛主席称赞为马背上的书法家
郑万秋书法
著名书法家郑万秋
翰墨谱华章 艺苑一奇葩
—记我省文化名人郑万秋先生
一个暖春的傍晚,我有幸登门拜访了我省文化名人——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寿山奇石收藏家郑万秋先生。一进家门,只见雅洁的客厅显得十分宁静,洁白的墙上悬挂着先生自己的书法作品。厅中的摆设虽然简朴,但书香味颇浓。
年过半百的郑万秋先生除了工作外,平时里大多深居简出,但一谈到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话题,他便开始滔滔不绝,思维也变得敏捷而清晰。谈到兴起时,他马上让家人摆上笔墨纸砚,当场挥毫,落笔之处,如行云流水,无不彰显着撼人心魄的魅力。
锤炼独特风格
郑万秋告诉记者,他的书法主要是靠自学成才的。他出生在福州普通干部家庭,其父就写有一手遒劲秀美的好字。正是在这种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郑万秋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浏览历代书法大家创作的精品,既不是因循守旧的完全继承,也不是恣意妄为的胡涂乱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华传承与个性创新,能经得起时代与历史的检验。惟其如此,对于书法的学习与创作,是容不得半点浮躁、虚伪和矫揉造作。郑万秋深知其中的道理,因此他十分重视自身的磨砺。他临摹过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楷书,王羲之、王献之的行书、草书;系统研究过孙过庭、金农,以及吸取了张旭、怀素等人的狂草笔意;钻研过杨沂孙、吴昌硕、邓石如的篆书;隶书初学张迁碑、曹全碑、孔庙碑,后学《西狭颂》、《石门颂》等。篆刻从汉印入手,结合学习齐白石等大家的章法和刀法。在历代杰出的书法名家作品中,他对唐代颜真卿的书法情有独钟,特别对《勤礼碑》的研究很深……寒来暑往,春夏秋冬,他不知躲在家里勤学苦练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也不知道用掉了多少张宣纸、毛边纸、报纸。有时候为了写好一幅作品,他更是通宵达旦,一个晚上就写掉了几十张纸。他的书法也就在这反复枯燥、单调的临摹学习中逐渐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如今,他已临遍诸家名帖,达到篆、隶、楷、行、草皆能书写的水平。在临摹、练习书法时,郑万秋并不觉得苦涩,完全沉浸在历代书法大家的技法宝库中,贪婪地摄取其中的艺术精华,并大胆打破条条框框,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由此炼就了他苍劲而不呆板,潇洒脱俗,笔力雄强的独特书法风格。
人到中年,郑万秋的书法已是名声在外,但他依然执着于一个笔精墨妙构筑的艺术之梦,这个梦就是能够在有生之年多创作出一些尽善至美的巅峰之作。这个梦想一直与他如影相随,年龄愈长,实现梦想的愿望也越加强烈。直到2007年10月14日的夜晚,奇迹终于出现了!那真是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夜晚。那夜,他守在电视机前收看我国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的新闻报道。只见发射塔下,火箭冒出红红火光,犹如一条火龙腾云驾雾,挣脱地球的引力,冲入云霄,飞向美丽的月球。“我当时真是喜悦与激动交集,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你要知道,这是我国实现深空探测领域零的突破啊!这可是中华民族放飞的千年梦想啊!”、“我真的太激动了,一直有种想创作的欲望,但一直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当时的心情。我在屋子里抽着一根又一根的烟,看着眼前的宣纸,手中的毛笔拿起又放下,持续了好久,脑袋一直萦绕着‘嫦娥’奔月的情景,突然蹦出了一个句子‘千古残月今宵圆’。是啊,万众瞩目的‘嫦娥’奔月了,她是带着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奔月的,一个流传千年的美丽传说由此变为了现实!再没有什么句子更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表达心情的句子是找到了,但如何创作出这幅作品,又苦苦折磨着我。写了一幅又一幅,看着那扔掉的堆积如山的纸,我焦虑得很。”当写到最后一张时,看着这一气呵成的“千古残月今宵圆”七个字,他如释负重地笑了。这七个大字无论从点画、结体,还是从章法、神韵,均流利洒脱,飞动自然。下笔变化丰富,行笔潇洒痛快,若非胸有坦荡壮怀之气,定不能至,实为书法中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
“这是我书法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自己一个书法艺术人生上一座里程碑。至今为止,这是我创作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当他推开窗,发现曙光已发白,不知不觉,就写到天亮。突然他才想起,今年他刚好四十八岁,正好也是他的本命年。是啊,“千古残月今宵圆”!书法苦苦创作了大半辈子,今天终于写出了令他满意的作品,书法创作在他心中那轮“残月”今宵终于“圆”了。
正是他对书法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让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2011年年底,“首届海峡两岸军地名家书画作品联展” 在福州举办。预展期间,原解放军报副总编、中国国防报总编阚士英将军在展出的200多幅作品中,被郑万秋的狂草中堂作品“华夏之光”深深吸引,他久久停留在作品前,端详品味,赞叹不已,“郑万秋何许人也,这幅作品写的太精彩了”、“我要接见他!”他对陪同的组委会领导提出请求。
很多人也闻名而来,纷纷向他索求墨宝。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个外商见了他的“神游”力作后,格外的欣赏,意欲以八千元港币高价买下他的作品,但他就是不肯脱手。八十年代末,全国著名教育家、演说家李燕杰曾来榕考察,看到郑万秋展出的书法作品“游于艺”后,赞赏有加,认为此幅作品书写得气势足,有灵气,有创新,于是向郑万秋索取该幅书法作品的照片,带回细细研究。1989年,他应邀为福建电视台题写了《福建新闻》片头字幕。2006年,他又应邀为中国改革报福建记者站题写网络报头《焦点文摘》。此外,他的作品还得到了我省著名书法家沈觐寿、陈奋武、蒋平畴的赏识,并先后得到他们的悉心指点,由此他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诗书印石并进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郑万秋深知“作书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都不可能通其妙”,而且书法是一种心灵的艺术,特别讲究个性和情感,所以在寻找生命活力的翰墨中,他勤学不倦,博览群书。他研究过诗词、绘画、音乐。他认为,书法与绘画、音乐、文学是“孪生兄弟”,彼此相辅相承,融会贯通。因此,在练习书法之余,他的诗书印石也在齐头并进,相互交融。
在书法上颇有成就的郑万秋,名声已跨省出国,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吟诗作词上也颇有造诣。郑万秋珍藏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1992年毛主席次子毛岸青一家来福州时的留影。“当时我在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上班。我被通知负责接待毛岸青一家时,脑子一下子变得空白,不知该如何反应。”郑万秋说,由于从小就对毛主席怀有很深的感情,因此那一次的接待是他这一辈子最荣幸的事。“所有与毛主席有关的东西我都喜爱,这些诗词都是我课余时间抄写下来的,一共37首。当时没钱买好一点的本子,这些诗歌我倒背如流。”郑万秋拿出1974年上初中时用语文作业纸合订成的手抄本,上面工工整整地抄写着毛主席诗词以及对诗词的注解。从小他就迷恋于诗歌文学,也创作过不少好的作品,其中有一些优秀的作品还发表在报刊杂志上。除此之外,郑万秋还是我省著名的篆刻艺术家。他天生有一双巧手,在篆刻、微雕上也是得心应手。在表演微雕时,只见他抿紧双唇,目不转睛地望着一方指头宽的印石,刻刀矫健地在印面上雕出一行比蚂蚁还小的字迹。“我自己凭着肉眼也很难看清刀下的微雕字迹,所以完全是靠心去感受下刀的深浅、字体的结构,不需要用放大镜!”郑万秋笑着说。多年前他曾在一方长3厘米、宽5厘米的寿山石印章上刻下整首《春江花月夜》,字迹比我看到的那方印章还要小得多。在他记忆中,他在初中时就刻过几枚印章。参加工作后,他浸淫成习,时不时在方寸之间写写刻刻,乐此不疲,自得其乐。他还曾应邀为邓小平胞弟邓垦、原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原澳门特首何厚铧、香港凤凰卫视名嘴窦文涛等各界知名人士治印或题(刻)字。
熟悉郑万秋的人都知道,他不仅醉于石,乐于篆刻,更钟情于“相石”。只是他苦苦寻觅的石头,与他人有所不同。他专爱寿山奇石。奇石在我国历史上又称为怪石、雅石、供石、案石等,系指形状不一般的石头,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都不同寻常,能满足人们的猎奇或审美习性,可供观赏把玩。
“我之所以爱上这些寿山奇石,不仅是因为它考验着我的眼力、财力和魄力,还因为我被奇石的‘鬼斧神工’所折服。”每当有闲暇的时间,他总是骑着单车走街串巷,找遍各个角落,寻找他的有缘石。
有一次,一位老收藏家向郑万秋推荐了一块寿山石,告诉他这块石头上有个人物。起初他并未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当他再次登门索看时,他惊讶地发现,天啊!石头上赫然显现着邓小平同志的侧面像:平头、穿着大衣,正在眺望远方。当他把石头翻过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惊呆了,背面还有个人物,是济公和尚,戴着僧帽,打坐参禅,形态可掬。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经过人工处理的。但当他重金买下,回到家里拿着放大镜及显微镜查看石头的花纹后,这下他放心了,两面的“人像”都是天然形成的。郑万秋认为把玩寿山奇石,不仅要善于挖掘文化内涵,而且还要升华主题思想,选择最佳的观赏面,同时还要给自己的石头命名、用诗句点题等。类似的寿山奇石在郑万秋收藏品中还有多件,像《一叶鸟虫》、《贵妃醉酒》、《生命之门》、《爆炒钢珠》等,件件堪称国宝。
郑万秋说,在这些奇石里读者可观其形,思其意,可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气,可欣赏到大自然的种种奇妙。藉以充实人们的艺术生活,陶冶人们的高雅情操。
悉心培育新苗
2000年,郑万秋被福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特聘为书法老师,他认为这是弘扬书法艺术文化的大好机会。
“能为家庭,为社会多培育一些书法苗子,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培养书法的种子,我甘愿成为‘孺子牛’,甘愿成为一位园丁”。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多出佳作,郑万秋不知放弃了多少午休和周末的时间,常常废寝忘食,为几名勤学的孩子“开小灶”到深夜。有个学生告诉记者,“郑万秋老师对我们要求太严格了,为了让我写好一幅作品,常是练了又练,写了又写。家里人利用闲余时间帮我折宣纸,打方格纸,常常一折就是通宵。可即使这样,我所用的纸总是不够。”郑万秋就是以这种方式带着他的学生们徜徉在颜筋柳骨的世界中,驰骋于篆隶楷行草的风骨里,让学生们充分领略书法中气、韵、意、趣的独特魅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耐心、细心的引导下,他十多年来培养的两千多名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其中佼佼者林敦杰同学曾先后三次夺得国内外书法大赛金奖;林雅婷同学先后四次分别夺得国内外书法大赛特等奖和金奖。另有连贝伟、陈晓铮、张芷荧等数十位同学分获省、市级以上的书法大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更让书法界及家长所惊叹不已的是,在福州电视台举办的“首届‘向日葵’杯电视书法大赛”中,郑万秋老师选送参赛的13位学生竟包揽了所有的奖项。这在省内各大书法大赛上是极为罕见的。自此,很多家长不顾路途遥远,带着孩子慕名而来,参加他的书法班。
郑万秋在播种和耕耘中,授人艺学,但更重视育人。他常以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来教育他的学生,勉励后生要“从小立志,奋发有为,将来报效祖国,服务于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