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浏览次数:1689234
3月18日下午3时,王银茂荣获青铜篆印吉尼斯纪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饭店举行,吉尼斯世界名人厉恩海总策划并颁发证书,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等栏目主持王京生为主持人。郭玉祥中将,祁荣祥、孙昌军、李大维(送花蓝)、刘长余等将军到会见证。抚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特派代表黄有盛局长祝贺讲话。“民族复兴航母基金会”总指挥于若梅以及社会各界著名人士姜文华、王京生、李采、张众喜、李秀芳、于敏祥、江强华、袁海涌等100多人参加。新闻媒体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等30余条。 ●●●2013年6月29日,"学篆七姐妹"书法篆刻艺术学习班在福州环桥大酒店举行开学典礼。●●●老红军、开国老将军、著名书画家王直将军(98岁)题字“天道酬勤“祝贺。原福州军区老红军王玉清,老八路叶汉林、何庆宇等老首长以及中国海峡会副会长张铭清教授等军政老领导,在学员“七姐妹“上门拜访时,送画册等表示支持并祝贺。●●●福建省原人大副主任宋峻,省统战部副部长游嘉瑞,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杨永让,省民政厅处长王和炎,国鼎安防集团老总贺云翔,厦门国际美容师周江雁,龙岩企业家钟瑾,平潭林炳耀等到场讲话祝贺,并为七姐妹颁发学员金牌、银牌匾。●●●著名书画家陈初良、高季笙、 陈泰宏、黄光辉、王瑞、曾光明、黄维国、何红、李清辉、吴德才、薛少明以及闽侯荆溪十位少儿书画爱好者葛锐義等到场挥毫泼墨。●●●圣泉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军旅篆刻家王银茂现场组织并担任授课老师。“学篆七姐妹“有:甘花香、 杨鹃、王美垛、卓慕清、曾颖、汪兰君、王小曼。跟学者有:温丽君、常弘、许绍玲、 滕琳、黄南芬、陈昱、 宽闻、 周江雁、林捷、吴艳燕、 邹琴、宋水琴、 康丽、秦小淇、蔡丹、卓雅庭、文明、王曼颖、张颖、郑磊超、 王亚文、 王川文等。●●●庆典活动中,举行了名家作品展、书画笔会、 晚宴酒会,同时还举行了名家为“学篆七姐妹“每人赠送书画作品、篆刻印章、学篆制式工具箱等赠送仪式。学员杨鹃担任主持人,甘花香代表“七姐妹“学员上台讲话。●●●活动下午三点开始,晚上九点结束,参加庆典人员八十余人。●●●6月30日,“学篆七姐妹”艺术梦组合班来到福州圣泉寺举行第一场书画笔会。(石川)
当前位置:首页 >> 15_上_传记文学会

8.【传记】第二期 总编:钟兆云 本刊秘书长:王银茂 (首发时间:2011.07.01)

发布时间:2013-04-22 浏览次数:5111

8【传记】第二期 总编:钟兆云 本刊秘书长:王银茂 (首发时间:2012.07.01

 

记》杂志顾问:陈明义、庄炎林、黄瑞霖、张广敏、张明俊、许集美、何东平、万伯翱、张胜友

社长、总编:钟兆云   编委:杜政洲、何强、卢为峰、林公翔、吕纯晖、魏伯忠、夏蒙、张永和、姚青群

执行主编: 缪小宁   副主编:姚青群    装帧设计:缪小宁

《传记》杂志社理事会

副理事长:(按拼音字母为序)

陈礼忠  福建寿山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傅天龙  福建春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柯君恒  闽长置业公司董事长

苏亚师  泉州佳泰数控公司董事长

童立新 福建省鸿达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涂映雪 中国光大银行福州于山支行行长

张敏琼 南平市巨丰粮油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秘书长:王银茂 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本刊法律顾问:上官翰清

社址:福州市五四路119嘉信大厦12层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   邮编:350003

电子邮箱:fjzhuanji@163.com    杂志刊号:CN—35(Q)试第2012008号  

电话:0591—63305676

《传记》第二期  目录

【特稿】04 群星璀璨 光耀八闽  (缪小宁  钟兆云)

            26 悼念江上舟,回顾洋埔试验及其他  (钟兆云)   

【一代名流】30 张胜友:但开风气不为师   (苗凯)

                 40 闽派语文的擎旗手孙绍振  (陈勇 陈成龙)

【史海钩沉】47 阮英平之死与城工部事件(下)  (缪小宁)

            52 “四葬”黄道  (黄文富)

【影像实录】55 京城十月访将星  (练建安)

            63 九赋轩延客录  (陈章汉)

【文坛艺苑】74 穿越时空的朝圣 (广敏)

            76 江曦:闽派山水画的代表 (杨自慧)

            80 杨舒婷和她的潮星妈   (摇摇)

【历史人物】92 关于林森研究的几个问题 (林精华)  

【传记连线】95 姐弟俩联手共著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乡亲们》

            95 本会会员笔耕不缀 佳作迭送     

《传记》第一期 选登文章

一、群星璀璨 光耀八闽  (缪小宁  钟兆云)    

群星璀璨光耀八闽

——党的优秀儿女福建群英谱

缪小宁  钟兆云

     沧海横流,斗转星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走过了90年波澜壮阔的漫漫征程。
  沿着镰刀和铁锤开辟的七月之路,在福建这块红土地上,曾经风雷激荡。一大批意气风发的福建儿女聚集在鲜红的党旗下,犹如璀璨群星,光华夺目。在闽山闽水和华夏神州怒放的战火硝烟中,冲在最前列的始终是一批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他们是党的优秀儿女,正是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垫了人民共和国巍峨大厦的基座。
  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一、探寻真理的盗火人

  风雨如晦,长夜如磐。
  为了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福建一批志士仁人在黑暗中求索。他们头悬国门,立志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盗取马列主义火种,照亮黑暗沉沉的华夏大地。他们是福建传播马列主义、建立中共组织、领导社会各界反帝爱国运动的先行者。翁良毓,福州人,1926年入党。这位福州开泰钱庄老板的儿子,立志此身不作资产杰,有日甘为无产奴! 他曾任福建学生联合会理事长,领导了福州学生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19269月不幸遇害, 年仅21岁。他是大革命时期在福建惨遭军阀杀害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方尔灏,闽侯人,1926年入党。1922年与陈任民等人组织民社,创办《福建青年》,传播马列主义。19274月,由于叛徒出卖,这位年轻的福州地委第一任书记不幸被捕,受尽酷刑,视死如归。517日,他被押赴西门鸡角弄刑场,沿途引吭《国际歌》,高呼共产主义胜利万岁! 慷慨就义,年仅23岁。

  林可彝,罗源人,1923年入党。1923年赴苏留学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回国后,先后在北京的5所大学任教, 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工作。返乡探亲期间,向亲友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情况, 宣传共产党主张。192814日于武昌英勇献身,时年35岁。

  杨峻德,建瓯人,1926年入党。1921年深受老师李大钊影响,立志投身革命。创办《建声》半月刊,寄回闽北各县,向家乡传播马列主义。19267月, 他回到家乡建立党组织。1929年后历任福州市委书记、闽北特委书记,省委常委、秘书长等职。19313月被捕,523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1岁。

  值得一提的还有邹韬奋。
  邹韬奋,原籍江西,出生于福建永安,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九一八事变后,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先后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千余种图书, 有力地宣传了马列主义。1944724日在上海病逝, 享年49岁,928日, 中共中央根据其生前愿望和病中遗嘱,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二、红色苏区的创建者

  1927412日,上海滩骤然响起的罪恶枪声, 无情地击碎了国共合作的蓝色梦幻。在血泊中奋然爬起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掌握枪杆子,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专制统治。八闽大地起惊雷,英勇无畏的福建共产党人在血雨腥风中, 通过发动农民暴动,组建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武装割据,在国民党统治较薄弱的边界地区,建立起工农红色政权,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在全省形成了数个苏维埃红色区域。

  为了保卫、恢复和发展苏维埃红色区域,共产党人与反动武装展开殊死的反围剿斗争,不惜我以我血荐轩辕
  罗怀盛,新罗人,1927年入党。1927年冬任龙岩临时县委书记, 翌年34日和郭滴人、邓子恢等发动后田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并组建了福建第一支红军游击队。192812月在漳州被捕,酷刑下坚贞不屈,就义时年仅20岁。
  朱积垒,平和人,1926年入党。192838日, 数千农工在这位县委书记兼县农协会长、福建独立第一团团长的总指挥下,举行平和暴动,成为全福建暴动的先声而载入光辉史册。暴动后率部转入平和西北山区创建革命根据地。19288月奉命赴广东大埔工作,不幸被捕。19294月从容就义,时年24岁。
  徐履峻,崇安人,1926年入党。1928928日,他和陈耿、徐福元等领导发动以上梅为中心的崇浦农民武装暴动,打响了闽北党领导工农抗击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1031日,在陷入敌人重围之后,他将最后一粒子弹射进自己口腔,饮弹捐躯,时年31岁。
   阮山,永定人,1926年入党。1928629日,他与张鼎丞、卢肇西、陈正等领导了福建规模最大的永定大暴。他不仅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还是我国早期人民金融事业的开拓者。在无章可循情况下,先后创办信用合作社、农民银行,出任闽西工农银行首任行长。主力红军长征后,奉命留下坚持斗争。1934年冬被叛徒暗害于长汀谢坊,时年46岁。
  马立峰,福安人,1929年入党。闽东党、闽东红军、闽东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19332月任中心县委书记,不幸被捕押解福州。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返回福安,领导全区武装暴动,创建了闽东苏区。19346月当选为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闽东临时特委常委、宣传部长。19351月,闽东独立师主力转移外线作战, 他率红3团一部留在福安东区坚持斗争。28日,被叛徒杀害于柘洋下坪,时年26岁。
  王于洁,仙游人,1927年入党。历任莆田县委书记、漳州市委书记、莆属特委书记、福建临时省委常委、莆田中心县委书记、闽中特委书记等职。1935年开辟莆仙永边区游击根据地。1937216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623日,与黄孝敏、潘涛、余长钺、陈炳奎等特委领导人同赴刑场,慷慨就义,时年36岁。
  陈昭礼,福州人,1926年入党。历任福州地委书记、中央政治局会议秘书、闽北临时特委书记、领导了闽北暴动,并代理省委书记。1930年受命到广西, 和邓小平领导了百色起义(曾任百色起义前委书记),创建了红七军, 为左右江根据地的建立贡献甚伟。19383月,冒险打入国民党军内部,从事秘密活动,挂少将衔,巡视第三战区。19405月党组织获悉蒋介石密捕陈昭礼指令,将其转移。但他还是没能逃脱特务魔爪,813日在崇安遇害,时年33岁。

  三、视死如归的就义者

  推翻一个强大的封建专制政权,注定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无数共产党人从面对鲜红党旗举拳宣誓的那刻起,就把一生包括宝贵的生命交给了信仰和真理,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正是这坚如磐石的信念,铸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不论是在白色恐怖的敌占区、残酷阴森的死牢铁窗,还是在寒光闪动的屠刀前, 他们都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用自身的行为证明,共产党人不愧是一群特殊材料制成的大写的人
  林祥谦,闽侯人,1922年入党。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工运先驱。192324日,他领导京汉铁路江岸地区举行声势浩大的罢工。27日下午,反动军阀派兵弹压,酿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他被捕后,刽子手挥起屠刀要他下令复工,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 誓死不屈,慷慨就义,时年31岁。
  何耀全,永定人,1925年入党。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之一。19256月以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副委员长身份,协助委员长苏兆征领导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具体主持日常工作。1927“4·12”反革命政变后被捕,反动派软硬兼施,结果枉费心机,一无所得。4月底,他和肖楚女等一批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和工农运动干部, 被杀害于广州,时年30岁。

  王荷波(本期专文介绍)
  胡也频,福州人,1930年入党。19305月加入左翼作家联盟,被选为左联执委、工农兵文学委员会主席。1931117日因叛徒出卖被捕。27日凌晨,与柔石、殷夫、李伟森、冯铿等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史称左联五烈士,时年28岁。鲁迅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深情地称颂左联烈士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成就。
  詹如柏, 福安人,1931年入党。闽东红军、闽东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1930年在马立峰引导下, 毅然跨越绿林的藩篱投身革命。19341月领导赛岐暴动,创建了闽东苏区。是年10月, 代理闽东临时特委书记。19351月,闽东红军主力转移后,他执意留下坚持斗争。31日,因叛徒出卖被捕。318日上午,在黄土岗刑场遭一群反革命家属用剪刀片、锥子残忍宰割两个多小时,牺牲之惨烈,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时年33岁。
  凌福顺,周宁人,1934年入党。闽东红军周墩独立营营长。在一次行动中为掩护战友不幸被捕。1936425日,被敌人绑在十字架上凌迟致死。年仅24岁。解放后,从一地主家中搜出的那张临刑前的照片,被认为是那一代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真实写照。这张照片现悬挂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福建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者见之无不动容。
  柯联魁,漳州人,1933年入党。1933年,从上海戏剧学校肄业回漳州的柯联魁,成为党领导下的芗潮剧社负责人之一,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65日,柯联魁被绑架、残杀,年仅28岁。邹韬奋撰文纪念,称柯联魁之死,是中华民族的莫大损失
  卢懋榘,福州人,1935年入党。福建革命文学和永安抗战进步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了革命, 他无暇顾及个人的婚姻恋爱,曾给弟妹题词:当民族解放时,我们兄弟姐妹团聚。他还用革命之花,先烈之血之语题赠文学青年。1940年被捕后,任凭敌人严刑拷打,始终拒绝自首和出卖同志。19418月病逝于监狱,时年32岁。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 宁死不屈、慷慨悲歌的闽籍著名英烈还有: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吴必先(长汀人),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董云阁(晋江人),闽西南第二作战分区司令员兼红9团团长吴胜(永定人),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叶秀蕃(寿宁人),福建省委委员、闽东特委书记郭文焕(福安人),闽浙赣省委城工部副部长孟起(福州人)等等。烈士们用自己的行动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长歌,一首像水晶般透明的灵魂之歌,一首浩然的正气之歌。

  四、马革裹尸的指战员

  金戈铁马,岁月峥嵘。
  无论是在迎击国民党军队大举围剿的生死博弈中,还是在浴血抗击日伪顽的炮火硝烟里,到处都闪现着闽籍指战员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矫健身影。斯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天地间传唱着他们可歌可泣的生命赞歌。
  蔡威,宁德人,1926年入党。红军技术侦察工作的开创者和卓越领导者。曾在福建和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代号“C小姐193111月, 奉命奔赴鄂豫皖苏区筹建无线电台。任红四方面军总部二台台长、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时,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才智破译获取了大量敌军情报, 为粉碎敌人多次围剿、配合红军长征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得到毛泽东、朱德、徐向前等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无名英雄。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长期超负荷工作,19369月病逝于甘肃岷县,年仅29岁。
  郭滴人,龙岩人,1926年入党,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历任龙岩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特委书记,由于支持毛泽东的主张,深受王明倾路线的迫害。长征到陕北后,先后担任陕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央局组织部干部科长等职。由于积劳成疾,19361118日在陕北保安病逝,年仅29岁。
  罗化成,长汀人,1927年入党。曾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秘书长、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主任。1940227日带病与日伪军作战时,心脏病突发,病逝于江苏溧阳,时年45岁。新四军万名指战员和数千群众举行追悼大会,陈毅在悼词中称赞他是抗战救国中值得全国人民效法的人物, 久经考验的老党员,经得起考验的革命家
  陈明,龙岩人,1926年入党。1927“4·12”政变后,作为中央特派员回厦门,先后任闽南临时特委书记、福建临时省委书记、红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等,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被誉为我们山东的一位有权威的理论家19411130日在沂蒙山区的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所部陷入日军重围,在浴血激战中身负重伤,壮烈牺牲。时年39岁。他的妻子辛锐(山东章丘人)也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夫妻双双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壮丽的民族解放事业。
  廖海涛,上杭人,1930年入党。曾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政治委员兼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政委员会主任。19411127日,为掩护突遭日军包围的地方党政干部和机关人员转移,他和旅长罗忠毅一起指挥旅直属部队阻击数倍之敌,小腹部中弹后,仍继续指挥部队作战,直至壮烈殉国,时年31岁。
  高捷成,漳州人,1932年入党。抗战时期,在创办冀南银行和发行冀南货币中有重要建树, 成为红色金融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43514日在与日军的遭遇战中身负重伤,电话员背他欲往山上跑,他却命令电话员带上他身上装有重要文件的挎包赶紧突围,并说:一定要保住文件,这比什么都重要,不要管我! 党的文件保住了,可他却在敌人的刺刀下英勇牺牲了,时年34岁。
  林大蕃,大田人,1937年入党。土地革命斗争后期、抗日战争全期大田县及闽西北中共组织和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 曾任闽中工委(后改为闽西北特委)书记,兼闽中游击队政委。19459月,在部队遭受敌人重兵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他沉着指挥,且战且退,与敌军浴血奋战九昼夜后,930日在永安西洋内再次遭敌伏击,激战中不幸中弹,队员们要背他突围,他说:你们放下我,赶快突围到沙县去,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牺牲时29岁。
  阮英平,福安人,1932年入党。闽东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35年闽东苏区沦陷后,作为二班首长和叶飞、范式人砥柱中流,坚持3年游击战争。抗战爆发后,和叶飞率部改编新四军北上抗日,纵横苏皖浙鲁大地,身经百战,屡建战功。1947年奉命回闽担任闽浙赣区党委常委、军事部长。194823日被3名财迷心窍的歹徒杀害于宁德北洋炭山,时年35岁。
  烽火岁月中,浴血沙场的闽籍著名指战员还有:闽西革命的著名领导者之一、红1军团11师政委张赤男(长汀人),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闽南红3团政委王占春(龙海人), 闽北军分区崇安独立团女政委陆秀荣(武夷山人), 新四军2支队后方留守处主任罗化成(长汀人)、新四军616旅政委廖海涛(上杭人)、八路军129386旅政治部主任苏精诚(龙海人),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团长刘云彪(长汀人),福建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福州办事处主任王助(福州人),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元寿(永定人)等等。
  在民族危亡关头,闽籍海外赤子表现出极大爱国热忱,从财力上慷慨捐赠、倾资纾难,有的还毅然回国参战,表现出为保卫祖国不惜牺牲一切、奋斗到底的爱国精神。一批海归派永远长眠在他们挚爱的祖国土地上,他们的英名将载入祖国革命烈士的英名录。
  沈尔七,晋江人,1936年入党。抗战爆发后,这位具有菲共、中共双重党籍的爱国青年,率领一支28人组成的菲律宾华侨归国抗日义勇队,于19381月回国参战,成为参加新四军的第一支华侨抗日队伍。1939年后,曾受组织派遣三次出国,组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并筹资支援抗战。3次回国却没能去看望母亲和弟妹一次。1941年底, 国民党顽军偷袭东江纵队医院, 为掩护其他伤病员撤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
  李子芳,晋江人,1933年入党。1941年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在皖南事变中被俘,囚禁江西上饶集中营。在狱中任秘密支部书记,组织领导了狱中斗争。19425月上旬,被国民党特务用药毒倒,后用绳勒死。这位从菲律宾归来的爱国青年、优秀的新四军指挥员,没有牺牲在战火硝烟的抗日战场,却死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屠刀下,时年32岁。

  五、不让须眉的女英豪

  曾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偏偏有一大批党的优秀女儿, 把青春献给了主义、热血献给了真理,矢志不渝。她们虽系女儿身,却有不让须眉志。她们不惧刀山火海,在不同的对敌战场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们的英名将与山河共存,与日月齐辉。
  张溪兜,新罗人,1928年入党,曾任龙岩后田村党支部书记。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闽西苏区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她巧妙地组织群众为红军游击队筹粮食、探情报、采中药, 还在山上竹寮里建起了红军被服厂。1937年初在一接头户家研究工作时,突遭反动民团包围,她为掩护战友和乡亲而牺牲,年仅32岁。
  吴富莲,上杭人,1930年入党。红军长征到陕北不久,受命担任西路军妇女先锋团政委,每次战斗,总是身先士卒,率巾帼将士与骠悍之敌殊死搏杀。19373月,她率妇女先锋团一个营在祁连山一带苦战三天三夜,由于孤立无援,弹尽粮绝,负伤被俘。为了不让贞节之躯遭蹂躏, 当晚吴富莲毅然吞针自杀,时年25岁。这位党的优秀女儿,从童养媳到苏区女干部,再到省委妇女部长,直到红军团政委,为革命赴汤蹈火,壮烈捐躯,其一生充满传奇,慷慨悲壮!
    李林,龙海人,1936年入党。1929年从印尼归国,1936年投笔从戎, 走上抗日杀敌战场。1938年春,时任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大地,骁勇善战,威名大震。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1940426日,为了掩护500多个战友和群众突围,她不顾3个月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敌围困。身负重伤仍英勇抗击,宁死不当俘虏,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饮弹殉国。年仅25岁。
  范乐春,永定人,1929入党。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福建省苏执委,并兼省苏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和土地部长等职。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身染沉疴。19415月初,她把党的文件交接清楚,带着沙哑的声音告诉护理人员:永别了,你们要坚持战斗,要相信我们会胜利。不日病逝,年仅39岁。
  陈康容,永定人,1937年入党。1937年从缅甸回国,入党后受命回到家乡岐岭,以教书为掩护坚持地下工作。1940716日晚上,她发现住处已被敌兵包围,临危不惧立即吞服密件,取下信号衬衣,从容被捕。面对酷刑, 她挥笔写下:青春无价比, 团聚何须提,为了伸正义,岂惧剥重皮!”816日夜被敌活埋,年仅25岁。
  刘惜芬,厦门人,1949年入党。厦门解放前夕,接受党的指示,经常扮成摩登女郎,出入舞厅和国民党军事要地,搜集传递情报。919日不幸被捕,惨无人道的敌人把肉体摧残和心理折磨发挥到极致。然这位年轻柔美的女共产党员, 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坚强。1016日,就在厦门解放前夜,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绞杀,年仅25岁。
  邓六金,上杭人,1932年入党。是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2位女战士之一。193812月,曾任中组部妇女部长的她,与时任东南局副书记曾山结为伴侣。19484月,受命在山东筹办保育院,后任院长,收养并精心照料100多名战友和烈士年幼的后代,直至19532月后调回国家机关工作。20037月,这位哺育了一个国家副主席、3个少将的母亲,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2岁。
  谢小梅,新罗人,1930年入党。1930年由组织选派到厦门,与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罗明假扮夫妻,从事地下斗争,此后俩人生死相随再也没有分开。1934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初,因罗明负伤被留在贵州,历尽艰辛到上海找党组织,期间曾三次被捕受尽酷刑。解放后,干过普通职员、学校图书管理员等。1981年, 广州市委批准为其恢复党籍、党龄及老红军身份待遇。20067月在广州逝世,享年92岁。
  女共产党人以她们的勇敢无畏、坚贞不屈,践行了铮铮誓言和崇高理想,在黑暗的岁月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谱写了一曲曲哀婉动人的悲壮之歌。这些闪光流芳的名字,是党的骄傲,是福建人民的骄傲!

  六、蒙冤罹难的不幸者


  毋庸讳言,党在成长时期由于受历史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也有迷惘和失误。在革命历史的舞台上,一些共产党人无奈地扮演了悲剧角色,成为错误路线的牺牲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福建各苏区在肃社会民主党AB” 中蒙冤的党员领导干部主要有:
  汀连县委书记兼县苏维埃主席段奋夫(长汀人)、武平县苏主席练宝桢(武平人),红九军一纵政委林梅汀(永定人),闽西新1234100团政委卢肇西(永定人),永定县委书记、闽西特委常委、红12军政治部主任陈正(永定人),红12军第5纵队司令员王仰颜(长汀人),闽北红55团团长陈耿(崇安人),崇安县委书记徐福元(崇安人),闽东特委常委、浙南特委第一任书记郑宗玉(福安人)等。
  解放战争时期,在城工部事件中蒙冤罹难的党员领导干部主要有:
  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部长庄征(莆田人),福州市委书记、闽江特委书记、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第二任部长李铁(山东济南人),闽海纵队司令员、闽北地委常委兼城工部部长曾焕乾(平潭人),福州市委书记孙道华(闽侯人),闽东地委副书记阮伯淇(福安人)等。
  城工部事件的最后一名受害者,恰是当初的制造者曾镜冰(海南琼山人)。这位192715岁就入党的传奇领导人,在福建战斗生活了整整24年,长期担任闽北分区委书记、闽浙赣省委书记等职,为福建党组织赢得红旗不倒的美誉。他在抗日反顽斗争中的三大创造,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的赞誉。解放初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最终因为对城工部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受到审查和撤职。文革期间受迫害,1967527日在北京含冤逝世,时年55岁。19836月,中央同意福建省委关于为曾镜冰平反的请示报告。在追悼曾镜冰时,彭冲挥毫题写“终年沉冤终昭雪,一生忠贞流千古”,充分表达了敬意。
  在中共党史上,还有两位必须提到的含冤受屈者:
  罗明,广东大埔人,1925年入党。中国革命早期的风云人物,福建党组织和闽西苏区的创建者之一。1926年受广东党组织之命,回到曾经就读并传播马列主义的厦门,组建厦门市委和闽南特委,1928年后任福建省委书记。1933年遭王明倾路线大张旗鼓批判的所谓罗明路线,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此后历经磨难,直到1980年经中央批准正式恢复党籍, 任广东省人大副主任。19874月病逝,享年78岁。
  方方,广东普宁人,1926年入党。曾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书记,在闽西、闽西北领导革命斗争长达20年。解放初担任广东省政府第一副主席时,被无端作为地方主义头子错误批判。文革中,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他,又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身陷囹圄。1971921日痛含重大冤情离世,时年67岁。
  历史是公正的,蒙冤罹难者最终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追认为革命烈士。这些蒙冤罹难的共产党人, 无不在风华正茂之年,无不是党的优秀分子。他们以别样的方式和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们用同样鲜活的躯体,成为共和国大厦的基石。他们的名字同样应该被历史所铭记。

  七、血沃八闽的外省人

  在福建党史上,有这样一批来自外省异乡的共产党人,曾在福建的党政军组织机构中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为了革命事业,他们无私奉献青春年华,甘洒热血,福建这片红土地青山处处埋忠骨。
  罗扬才,广东大埔人,1925年入党。大革命时期厦门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领袖。1926年北伐军入闽后,这位年仅21岁的厦大学生、福建第一个党支部厦大支部书记,当选为厦门总工会委员长,领导取得了罢山罢海斗争胜利。192749日,在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中被捕。523日,他高唱《国际歌》走上刑场,从容就义,年仅22岁。
  徐琛,广东潮阳人,1925年入党。192612月随北伐东路军进占福州, 出任福建省民运委员会主席, 翌年3月任中共福州地委书记。19274月国民党右派在福州发动反革命政变, 他与担任地委妇女部长的妻子余哲贞(广东澄海人)不幸落入敌手。62日,他与妻子同时被押往刑场,面对敌人的枪口,俩人紧紧相拥,大声对刽子手喝道:开枪吧! 你们的枪声就是我们婚礼的鞭炮声! 死得惊世而壮烈,徐琛时年24岁,余哲贞年20岁。
  王海萍,海南海口人,1925年入党。大革命失败后,被派到福建加强党的领导,任福建临时省委常委、宣传部。19284月在漳州主持省委工作,成立闽西特委和闽西暴动委员会,兼任总指挥,参与领导闽西农民暴动。1929年起历任福建省委军委书记兼宣传部长、省委代理书记、厦门中心市委书记兼军事部长。19327月在厦门被捕, 秘密杀害。时年28岁。
  唐义贞,湖北武昌人,1932年入党。中央红军长征后,她留在根据地斗争,慨然表示只要一息尚存,定为革命奋斗19351月在长汀四都的战斗中被俘,宁死不屈,趁敌不防,把藏在身上的一份机密文件强行吞服,穷凶极恶的敌人举起屠刀剖开她的肚子找文件,牺牲时年仅25岁。
  何叔衡,湖南宁乡人。这位清末穷秀才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31年秋赴中央苏区, 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内务部代理部长等职。倾错误统治中央后,被撤销全部职务。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2月在长汀突围战斗中英勇牺牲,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59岁。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1921年入党。由于时代和历史的机缘,作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的他,曾两度被推举到党的最高领导人岗位上。1934年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福建坚持斗争,不幸在长汀被捕。1935618日,他神情自诺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笑对刽子手的枪口,从容就义,年仅36岁。
  革命战争年代在福建浴血牺牲的外省籍著名英烈还有:厦门、福州的中心市委书记蔡协民(湖南华容人),中共南方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王涛(湖南江华人),红21军军长胡少海(湖南宜卓人),红4军军长王良(重庆綦江人),红军总部参谋处处长许卓(广东广州人),闽东红军独立师副师长赖金标(广东大埔人),福建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万永诚(江西吉安人),福建省军区司令员龙腾云(广西人),闽北特委书记黄道(江西横峰人),闽北红军独立师政委吴先喜(江西横峰人),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江西横峰人),闽中抗日义勇军政委、闽中工委书记刘突军(江西信丰人)……他们诚为一颗颗耀眼的将星,不幸过早殒落在八闽的青山绿水中。
  新中国成立后, 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长期作为海防前线,在保卫新中国的战斗中,又涌现出杜凤瑞(河南方城人)、麦贤得(广东饶平人)等一批著名英烈。他们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福建人民的心中。

  八、百战归来的将星们

  一批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带着满身枪伤弹痕的幸存者,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将军。马贡呢将服胸前佩戴的勋章,记载着他们的血战足迹和传奇历程; 肩上的金色将星,标示着他们的骄人战绩和历史功勋。
  1955年至1964年,福建籍指挥员被中央拜将的有83位,其中上将3位、中将9位、少将71位。每位将军都有其别样传奇与鲜明个性, 他们聚集在党旗军旗下,在革命熔炉中淬火成钢,成长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有的是响当当的军事家)和政治工作者。
  刘亚楼上将,武平人,1929年入党。参加过五次反围剿战斗和长征。19391月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并参加苏联卫国战争。归国后出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参谋长,参与指挥了辽沈、平津等战役,素有智将美誉。1949年首任空军司令,迅速组建空军入朝作战,打破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奠定了中国空军在世界的地位。196557日在京病逝。时年55岁。他和制空权理论的首创者杜黑、美国空中力量的倡导者米切尔等人,并列为世界十大空军人物
  叶飞上将,南安人,1932年入党。1918年从菲律宾归国,19329月奉命到闽东, 参与领导创建了闽东苏区。1935年初苏区沦陷后,他和阮英平、范式人一道,独立自主领导坚持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抗战爆发后, 率部改编新四军北上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 把他从一介书生, 锤炼成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19497月率三野10兵团南下解放福建。后历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省长,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交通部部长,海军司令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99418日在京逝世。享年85岁。
  杨成武上将,长汀人,1930年入党。长征中,他和耿飚率红4团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出色完成前卫任务。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新中国建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炮击金门、西藏平叛等几乎所有的重大战事, 战功赫赫。然他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文武全才,其身后留下数以百万字的军事论著和诗文。从17岁担任团政委起,最后职务升至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19836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2004214日在京辞世。享年90岁。
  傅连暲中将,长汀人,1938年入党。他的人生有过3次转折和飞跃: 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从汀州福音医院院长成为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从一名从没统兵打过仗的医生成为一名开国将军。他以精湛医术救治了大批中央领导和指战员,在军中有红色华佗的美誉。但是在文革中,却没人能挽救他的性命。因遭受林彪、江青集团的残酷迫害,1968329日含恨死于秦城监狱,时年74岁。
  郭化若中将,福州人,1925年入党,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长征到陕北后,曾任毛泽东的军事顾问,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章吸收了他的部分观点。他是高级干部中最早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人,还是研究孙子兵法的佼佼者。解放战争中任九兵团政委,解放后任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95年逝世,享年91岁。
  罗舜初中将,上杭人,1932年入党。年仅19岁即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解放战争中, 他和韩先楚联手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 在战史上留下许多可圈可点的著名战例,三纵遂有旋风部队之称,他也因此有了旋风勇将的美誉。解放后,历任海军参谋长、海军第二副司令员、国防工办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曾主持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 参与组织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1981224日在沈阳病逝,享年67岁。
  1955年被授予中将的还有:刘忠(上杭人)、苏静(龙海人)、张南生(连城人)、陈仁麒(龙岩人)、袁子钦(上杭人)、罗元发(龙岩人)。九位闽籍开国中将中, 曾任空军副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央候补委员的罗元发, 最为高寿,2010510日以101岁辞世。
  众多少将中,来自沙县、1936年入党的张廷发堪称代表。他是1955年授衔的71位闽籍少将中,后来任职最高者。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空军司令员、政委。他在70多年革命生涯中,赤胆忠心,智勇双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临危不惧,功勋卓著2010325日在京逝世,享年92岁。
  战争年代的一场场血战,尤其是收走了六千闽籍红军将士的湘江之战和近千名闽籍新四军将士的皖南事变,使许多原该属于共和国的将星不幸过早殒落,无法亲眼目睹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令人扼腕叹息!

  九、呕心沥血的建设者

  为建立新中国,党走过了28年的奋斗历程。建设国家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同样艰辛且更加漫长。
    90年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共产党面对过无数棘手的难题,遭受过许多严重的挫折,作出过天地动容的重大牺牲,但始终没停下前进的步伐,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在斗争和挫折中愈加坚强,愈加成熟,并由此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中,福建的共产党人作出了瞩目的成绩。
  邓拓,福州人,1930年入党。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联合会主席。他毕生从事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1944年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最后却被林彪、四人帮横加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罪名。他用犀利的笔英勇奋战了一生,最后却被一小撮反动文痞的笔杆子扼杀,成为文革蒙冤罹难第一人,时年54岁。
   谷文昌,河南林县人,1943年入党。原东山县委书记。面对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指天为誓: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他带领全县人民苦干14年,在141公里的海岸线上筑起一道绿色长城1981130日,在漳州病逝,时年66岁。
  范式人,寿宁人,1932年入党。闽东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1935年后,他和叶飞、阮英平砥柱中流, 领导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抗战爆发后,转战福建、黑龙江、江西等地。建国后出任邮电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福建省委第二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等职。粉碎四人帮后,年愈古稀的他积极参与研究、制定全国邮电发展规划。198610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江一真,连城人,1930年入党。红军和八路军时期的著名医生, 建国后历任福建省委书记、省长、农业部代部长、卫生部部长等职,古今难得的良相、良医,他两者兼有,且成绩卓然。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曾四次受到党内错误路线的打击迫害,但始终襟怀坦白,坚持真理。晚年退居二线后,仍向中央提出过许多重要的建言。1994年逝世,享年79岁。
  项南,连城人,1938年入党。1980年受命回到两个先行省份之一的家乡福建担任省委书记后,大胆探索改革道路并勇于实践,任职期间被称为是建国以来福建省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晚年白手创办中国扶贫基金会。他的精神、品格、风范和对人的感召力,将永远活在爱他、敬他、理解他、同情他的人们心中。1997年逝世,享年79岁。
  谢希德,女,泉州人,1956年入党。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开拓者、表面物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19529月和丈夫曹天钦摒弃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新中国效力,文革中虽受磨难仍不改对祖国和党的赤胆忠心。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主席,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曾两度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她在复旦大学度过的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以高尚的师德,铸就了不朽的师魂。2000年逝世,享年79岁。
  梁灵光,永春人,1940年入党。解放初曾首任厦门市长,尔后出任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 系福建地方工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改革开放之初任广东省委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长,坚决执行中央制定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大胆冲破的思想束缚,加快改革步伐,使广东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广州和深圳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 起到了改革开放的示范作用。2006年逝世,享年90岁。

  夏美琼,女,福清人,1957年入党。新中国成立后, 她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 毅然回国。曾任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院长,以满腔的热忱爱心、高超的医疗技术,赢得了广大患者和社会的赞誉。她终生未婚,无儿无女,却把爱献给了无数的母亲和孩子们, 直到90高龄仍在看门诊。2004年逝世,享年92岁。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 解放后担任过正部级以上职务的福建籍已故共产党人还有:彭德清(厦门人),曾任交通部部长;赖际发(永定人),曾任建工部部长;王德(龙海人),曾任广东省委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 林海云(新罗人),曾任外贸部党组书记、代部长;林默涵(武平人),曾任中宣部、文化部副部长, 全国文联党组书记;童小鹏(长汀人),曾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魏金水(新罗人),曾任福建省省长;伍洪祥(上杭人),曾任福建省政协主席;程序(福清人),曾任福建省人大主任…… 他们以拳拳赤子之心,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奉献。
  尽管是在铸剑为犁的和平岁月, 守卫国家安危与社会公平正义,捍卫民主和真理,依然任重而道远,同样需要共和国的卫士不辱使命,挺身而出,付出宝贵的鲜血乃至生命。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抗美援朝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人何凌登(福州人),坚持真理的福建张志新陈寿图(福清人)、当选为中国骄傲抢险救援勇士中国杰出青年卫士郑忠华(长乐人)。一个个比金子还闪亮的名字,在八闽九州传颂,感动后人。

 十、鞠躬尽瘁的领导人
  1949101日, 开国大典的礼炮响起, 天安门城楼上空冉冉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经过长期的革命锻炼和考验, 一批优秀的福建儿女成长为党、国家和军队的一代领导者。他们肩负历史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以过人的智慧和开拓的精神,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 为共和国的繁荣富强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邓子恢,龙岩人,1926年入党。福建早期马列主义传播者、闽西苏区和红军的主要创始人,闽籍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的标志性人物。这位农民的儿子,从当年的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到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毕生都在探索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他最早提出的包产到户主张,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被斥为小脚女人走路。但后来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他是对的! 19721210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6岁。
  张鼎丞,永定人,1927年入党。闽西革命根据地和闽西红军的主要创始人, 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1932年当选福建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军长征后,留在闽西坚持3年游击战争。解放后,首任福建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省军区政委。后任中组部副部长、最高检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1216日病逝,享年83岁。
  庄希泉, 厦门人。他早年立下终生诺言永爱中华,此志不渝! 曾为民国政府三下南洋筹款,后又奔走于菲、港、印尼和祖国之间,从事反蒋抗日活动,并因此3次被反动当局拘捕下狱。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侨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88514日,在京安然长辞,享年100岁。这位曾加入过同盟会、国民党、民盟的著名爱国侨领,1982年经中共中央直接批准,以95岁高龄入党,实现了从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向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世纪转变。
  陈丕显,上杭人,1931年入党。1929年,年仅13岁的红小鬼加入青年团,从此走上60多年革命生涯。解放后,他协助陈毅治理建设新上海。文革期间,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被关押长达10年。1982年后历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5823日在京病逝,享年80岁。
  方毅,厦门人,1931年入党。曾任共青团厦门中心市委书记。解放后奉命回闽,任省政府副主席、省委第二副书记。粉碎四人帮后,出任中科院院长、国家科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88年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971017日在京逝世,享年81岁。
  卢嘉锡,厦门人(原籍永定),1956年入党。原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副校长, 首批中科院学部委员。他是闽籍133两院院士的杰出代表人物。1937年起先后赴英、美留学。1945年底,毅然辞去国外聘任, 归来报效祖国。1953年参加农工党。19815月,当选中科院院长。1988年后,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及农工党主席、名誉主席。200164日在福州病逝,享年86岁。
  彭冲,漳州人,1934年入党。曾在漳州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回闽任省委秘书长、统战部长。1974年离开福建,先后主政江苏、上海。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101018日与世长辞,享年96岁。
   王汉斌,惠安人,1941年在缅甸入党。1942年回国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79年后进入全国人大法制委工作。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长期领导、组织共和国最高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工作, 主持并参与了我国现行宪法、刑法等诸多重要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见证了新时期健全民主法治的全过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毅、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新中国的九元帅、八大将都曾在福建战斗生活过。刘少奇、叶剑英、陶铸、方志敏、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在福建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八闽的山水之间留下了他们闪光的足迹。他们这段历史的投影,已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记忆中。

限于篇幅, 本文只择取各时期各类代表人物作一简介,难免挂一漏万。诚然,历史不仅是英雄的历史,更是千万普通人的历史。新中国的崛起,革命英烈和党的领导固然功不可没, 那些长眠地下的无名英雄和在基层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也一样值得大书特书。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0华诞之际, 仰望迎风飘扬的党旗,重温上一代人走过的革命足迹,让人思绪万千,无限感慨!
   缅怀先辈,铭记历史,不仅是饮水思源,更是要延续一个政党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从这些英烈和先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这正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旗帜、标杆、号角的力量与魅力所在。这些同样应该成为我们的永恒记忆、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中国共产党迎来九十华诞之际,仰望迎风飘扬的党旗,重温上一代人走过的革命足迹,让人思绪万千,无限感慨!今天,随着海西发展战略的正式启动,福建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传承老一代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与时俱进,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恢宏长卷上,续写新的华章!

    二、京城十月访将星  (练建安)

     

京城十月访将星

■ 练建安

【编者按】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列入国家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立项的30集文献电视片《八闽开国将军》,已于近日开拍。该纪录片由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摄制,撰稿人为现任本会副秘书长的练建安。本刊特刊载练建安当年担任《八闽开国将军》丛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常务副总编、主撰稿期间的“采访日记”,以飨读者。

2004年10月12日,晴。

今天下午3时许,一架厦门航空波音747客机自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腾空而起,向北京飞去。

我们此行目的,是携《八闽开国将军》丛书书稿,拜访闽籍健在的在京老将军,征求意见,接受指示。

二十世纪是个风云际会的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里,在枪林弹雨里铸就了一群共和国开国将军。我们福建就有83位。这83位开国将军,尽管个性各异,战斗经历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祖国和人民赤胆忠心,大智大勇,战功卓著。《八闽开国将军》丛书书稿,就是记载将军勋业的列传集成。

2002年7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在长汀隆重举行,同时,福建籍开国将军

纪念馆也隆重开馆。遵照福建省有关领导和老同志的指示精神,在部队老首长王直、熊兆仁、涂通今、李德安、阮文炳及上官世盘将军联名签署的一份文件支持下,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等组织成立了《八闽开国将军》编委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二老干部服务处处长宋四根大校牵头组织领导,开展工作。编委会及编写组的工作,得到了闽籍健在开国将军的大力支持,罗元发、张云龙、卢仁灿、陈茂辉、涂通今、雷钦、何廷一、罗洪标、赖光勋、王贵德、张日清等将军先后寄来珍贵的历史资料并亲笔复函,热情欢迎我们前往采访。在福建省有关领导和老将军及其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下,经部队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及50余位党史、军史学者和作家两年多辛勤编写,83位福建籍开国将军列传(300余万字)几易其稿,顺利通过审定,即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为《八闽开国将军》编委会常务副总编,我和副总编兼办公室主任傅凤龙此时心情都非常不平静。我是王直、熊兆仁两位将军点名从武平县委办秘书(兼县保密局副局长)任上借用的专职人员。傅凤龙曾是老将军身边的警卫战士。我们都出身于闽西普通老战士的家庭,受党培养教育多年,对老将军怀有深厚朴素的感情。为了丛书的编写,我们吃了很多苦,也学到了很多,深深为开国将军们的战斗历程和为国为民英勇奋斗的精神感动。现在,就要见到北京的老首长们了,我们的心情怎么能平静呢?

在客机上,我思绪连翩,我想起了12年前我组织创作电视剧《刘亚楼将军》的往事。这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6集电视连续剧,反映了我们闽西老乡——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军的光辉战斗历程。电视剧播出之日,家乡万众欢腾。将军家乡湘店乡群众还燃放了长长的鞭炮。我想起了闽西古田才溪,家乡的十万铁红军;想起了松毛岭及湘江血战,想起了泸定桥的熊熊烈焰和冰冷铁索,想起了革命前辈无数次描述过的大雪山、水草地;想起了太行烽火,燕赵金戈铁马,江南挥戈射日,想起了从白山黑水一直横扫海南岛的滚滚铁流……当然,我也想起了家乡文学的主旋律——红土地文学;想起了闽西红土地著名作家张惟于23年前(1981年)的北行觅踪访史。彼时,闽籍老将军,大多健在;23年后,开国老将,已寥若晨星。

历史长河,在缓缓流淌,恍如机翼下的片片流云。

5时许,我们抵达北京机场。此时的北京,劲风阵阵,挟带寒意。北京军区老首长服务处巫智强同志驱车来机场已等候多时。

巫智强,闽东人,是一位热情的年轻军人,他和我们的总编宋四根大校是老熟人了。此时他驾驶的是北京军区老首长接待专车,一路畅通无阻,不久即抵达丰台区闽西驻京办事处。

2004年10月13日,晴。

一大早,巫智强即驾奥迪专车来到闽西驻京办。早餐后,即载傅凤龙与我去交通部设计院,取回一份原件。此原件是张廷发、罗元发等8位老将军请求中央领导题写《八闽开国将军》书名的联名签字信函。因一位老乡任职于交通部设计院,寄存彼处。随即,我们驱车前往海淀区北太平庄马甸路“七省办”大院。“七省办”,是福建等7个省份合建的驻京办事处大楼的简称。福建省政府驻京办事处位于10号楼。在这里,闽西老乡游萍屏处长和小夏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将《八闽开国将军》全书清样和一份草拟的“序言”交给了她们,请她们代为转呈有关领导。

2004年10月14日,晴。

上午,再往“七省办”,商议此行日程。

经联系,我们于下午3时许,前往拜访涂通今将军。

涂通今将军,长汀人,1932年参加红军,是著名的“红军博士”。1964年晋升为少将,中华神经外科泰斗。自1956年在苏联获得神经外科医学副博士学成归来后,为全军医学事业作出了更为重大的贡献,担任四医大副校长、校长长达15年。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陈敏章称之为“桃李布三军”。

1985年,涂通今按副兵团级离休。涂老极为热心家乡事业,至今仍担任北京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闽西的许多重点工程,都倾注了涂通今老将军的深情。赣龙铁路的立项工作,即源于杨成武、涂通今等57位老将军联名致信党中央国务院而引起高度重视。老家的同志来京办事,涂老及儿媳晓钟将军牵线搭桥,做了很多工作。涂老将军夫人王黎大姐曾告诉笔者,当有关部门打电话到家里,说赣龙铁路即将开工时,涂老竟像孩子似的,拍着双手大笑。

傅凤龙曾任福建省《客家》杂志执行副社长,笔者曾多年代理该杂志主编。涂老为该刊顾问,对杂志多方指导。《八闽开国将军》编委会开展工作前后,一直得到涂老的鼎力扶助,北京方面的许多工作,都是由涂老代为操劳的。我们和涂老经常联系,他说“我们系忘年交”。

这次京城见面,格外亲切。涂老详细听取了我们的工作汇报,说要好好表扬我们,送给我们俩人各一幅他抄录的毛泽东《沁园春·雪》书法作品。涂老说,我们这些老人,是跟着毛主席当红军的。毛主席的诗词,是诗词中的诗词。

2004年10月15日,晴。

接北京军区老首长服务处叶云晓大校通知,张云龙老将军将在家接见我们。

张云龙将军,闽西永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永定金丰大山走出了14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张鼎丞副委员长。张云龙长征抵达陕北后,复由延安远赴江南抗敌前线,是新四军“老虎团”(一师三旅七团)副团长,转战南北,打过许许多多恶仗、硬仗、大仗、胜仗。渡江战役前后,张云龙已是二十三军六十八师师长,与闽西老乡陈茂辉政委搭档,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将。

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龙将军率部参与了舟山战役。1955年2月,张云龙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两次率部赴朝作战。此后,长期在北京军区担任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等重要职务,卫戍京师。

张云龙将军的秘书李永邦大校详细地审阅了具体由我编写的《铁军雄风张云龙》。他说,首长很高兴,认为写出了重点。

在一座花木扶疏的四合院里,张云龙将军亲切地接见了我们。他说,你们做了件大好事,很多战友的事,现在不写,以后就更难写了。接见过程中,他几次吩咐身边“公务员”(勤务兵),加几个菜,留老乡吃饭。考虑到老将军年事已高,我们不便多打扰,遂起身告辞。临行前,张老将军要我们转达他对老战友王直将军的问好。

六纵十六师时期,张云龙为师长,王直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莱芜战役中攻守吐丝口,孟良崮战役中黄崖山、狼虎山、万泉山阻敌增援等战斗,他们并肩杀敌。

告别张老将军后,我们马不停蹄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老首长住宅区拜访罗洪标将军。

罗洪标将军系闽西长汀人,1930年参加红军。长征胜利后编入八路军一二○师,长期在贺龙老总麾下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为西北野战军一员战将。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重要职务。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周恩来总理点将,率8万大军援越建桥修路,功勋卓著。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还特地赠送一枚银戒子给他,以资纪念。

对于家乡作者的到来,罗洪标将军非常高兴。将军曾在战斗中4次负伤,负伤部位分别是左臂、右臂、脚面及大腿内侧。说到大腿内侧的重伤,老将军就要起身展示给我们看。我们说,首长,天凉了,小心感冒了。罗老将军笑了笑,说,这是陈年古事了,家乡人来了,高兴!

听取了我们的工作汇报后,罗老将军说,寄来的材料,我都看了,你们尊重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写书,非常好,非常好!

我们告别老首长时,他一直送到电梯门口,挥手致意。

罗老将军所在的工程兵部队,建制有变更。罗老将军的将军楼,设在一座高层建筑上。

2004年10月16日,晴。

今日,古田纪念馆馆长、《八闽开国将军》副总编傅柒生来京,与我们在闽西驻京宾馆会合。傅柒生此行是随同中共龙岩市委副书记林仁芳、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局长张耀清一起来的,在北京有一揽子公务活动,其中之一是为古田会议75周年纪念活动争取上级支持。

老友异地重逢,格外亲切。

总编宋四根大校指示我们,傅柒生熟悉京城事务,你们可以和厦门驻京办事处主任、本书策划林沂华,本书编委、龙岩市铁路筹建办副主任项建坤等同志一起开展工作。

今天,大家自由活动。我和傅凤龙从丰台乘地铁到天安门。

天安门,祖国首都心脏。宽阔的广场上,游人如织,秋风起,红旗招展。我是闽西山区农家子弟,此前一直无缘北上京城。托开国将军洪福,我站在了天安门前,拍了大半卷胶卷。此时的我,可谓百感交集。我记起了红土地文学经典《中国,走出古田山坳》扉页的一句话——共和国的摇篮,啊,故乡。

是的,闽西大山,有一条看不见的红线,连结着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首都,连结着共和国的心脏。

83位闽籍开国将军、68位或说71位闽西籍将军是千千万万缔造共和国大厦的先烈们未竟事业的完成者,是10万福建革命战士的杰出代表。我们能有机会为之立传,是我们无尚的荣幸和荣光。

游故宫半日,复乘地铁返回。

2004年10月17日,晴。

今日未与其他老将军约定拜访事宜。小巫来接,再往天安门。

此前,我们向北京军区老首长服务处领导汇报,此次来京,闽籍老同志嘱托我们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献上几束花。

今天本是毛主席纪念堂开放日,因有数万人参加国际马拉松大赛,长跑队伍浩浩荡荡跑过天安门,纪念堂没有开放。

我们参观军事博物馆,带回一些以图片为主的补充资料。

2004年10月18日,晴。

上午,小巫专车来接,往总装备部第九离职干部休养所拜访罗元发将军。

罗元发将军,闽西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人,彭总麾下一员虎将。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34个旅25万兵力重点进攻延安。旅长兼政委“双肩挑”的罗元发,率领教导旅及另2个团5000余兵力为左翼兵团,在东西50多公里、纵深35公里至40公里的防御区,抗击了敌军一线攻击部队12个旅8万多人长达7天7夜的轮番进攻。敌我兵力对比是15∶1。延安群众歌谣唱道:“罗旅长是好汉,带兵有方名远传,指挥延安保卫战,保护群众得安全。”

罗元发将军是西北野战军第六军亦即主力军军长,征战大西北,无役不参与,一直打到天山南北,战功卓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开国中将。

来到罗元发将军家,王海青大校引导我们在客厅等候。片刻,老将军从卧室缓缓走出,拄着拐杖,站在客厅中央立定。乍见两位陌生人,罗老将军用拐杖点击地面,说:“你们来干什么?!”目光锐利,不怒而威。这一瞬间的场面,不意间透露出曾经指挥千军万马鏖战疆场者的赫赫虎威。望着这位耄耋老人,我精神为之一振:这就是家乡虎将啊!

王大校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将军大悦,吩咐“公务员”泡好茶。在听取了我们简要的工作汇报后,将军重点回忆了陕北三战三捷,其记忆与军史记载竟毫无二致。可见西北岁月,深入将军脑海。老将军对《西北虎将罗元发》很满意,他说:“你们编写得很好,我同意这样写。”

将军夫人王大姐回忆了罗老将军关心家乡的一些往事。顺便说起闽西家乡某博物馆馆长拿走了几百本《罗元发将军回忆录》,几年了,不结帐也不退还。又说,某次此人来京,打电话说要来结帐,后来,人也不见。要我们向地方领导反映一下此事。罗元发将军听后,用拐杖敲击了一下地面,王大姐就不再提此事了。

八闽开国将军中,解放战争时期主力军军长有三:一为闽西龙岩人罗元发(第六军军长);另两位是闽西上杭人刘忠(第六十二军军长)、罗舜初(四十军军长)。

主力军。大军开拔,浩浩荡荡,气势如虹。一支横扫大西北,一支直捣大西南,一支纵横驰骋白山黑水。今日遥想当年,犹有惊天动地的感觉。

2004年10月19日,晴。

上午,访何廷一将军于空军大院。

空军大院门卫,戎装毕挺,威风凛凛。院中,间或可见一二行走军官,皆昂首挺胸,精神焕发。

《百战将星刘亚楼》作者钟兆云曾言,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极重视军容军纪,其毕业院校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曾有“不会擦鞋不准毕业”规定。上行下效,作风延续至今。

何廷一将军,闽西长汀人,历任中央红军少共国际师参谋、八路军前线总指挥部作战科副科长、军委一局作战科科长、第四野战军十一纵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曾任毛主席、周总理“专机”专管工作,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开国少将。

何老将军住处甚为宽敞,院子有近千平米,遍植柿树、枣树,时序深秋,尚有红枣点缀枝头。

何老将军善书法,有一本书法作品小册子,封面就题为“天天练”。宅内设一“俊卿书屋”,文房四宝齐备,群书满墙。“俊卿”为何老将军读私塾时学名。

何老将军对《汀州骄子何廷一》进行了认真审阅。《汀州骄子何廷一》是我根据钟兆云著《戎马征尘天地间——何廷一将军》和何廷一将军本人回忆录《我熟悉的领袖和将帅们》两书为主,参照党史、军史有关材料编写而成的。何老将军对此文很满意。他说,请补上“我在龙岩第一次见毛主席”这一部分。

何廷一将军的秘书王波中校在座,他建议说,“将军简历”中“1916年”应改为“1915年2月”。此笔误,开国将军简历中常有,主要原因是公历与夏历的换算问题。

王波中校说,校对工作特别重要,某部门征集老同志书法作品,结集成书,把何廷一将军“1955年授衔少将”误为“少校”。岂有此理?

我们向何廷一将军求书法作品,老将军满口答应,言日后写好寄来。

2004年10月20日,晴。

我们走在海军大院的深处。在一处幽静的地方,有一座古老寺院,原国民党北平某军机重地曾设于此处。寺院一侧有一座四合院,南望,是数千平米草树摇曳的“荒地”。卢仁灿将军在此居住。

卢仁灿,闽西永定人,长征胜利抵达陕北后,长期驰骋于太行山上,曾任刘邓大军即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皖西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调入海军,为海军青岛基地、北海舰队领导,离休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委。

《八闽开国将军》中的卢仁灿传记为将军之女卢晓渤编写。卢晓渤在海军供职,写将军传,极为专业。

我们来之前,《中国青年报》记者曾专访卢老将军,写“长征人物”专题。卢老将军在长征中最难忘记的事件有二:一是毛主席曾救过他们的生命。部队渡过大渡河后,从花林坪出发那一天,卢仁灿带一个班担任收容任务。经过一夜行军,又冷又饿。天亮时分,卢仁灿他们翻过一座山坳,在一个小小的山嘴子停下来,想等太阳出来暖暖身子。此时,毛主席一行也到了这里,听了卢仁灿汇报后,即命令离开此地,预防敌机空袭。卢仁灿他们刚走出百米之外,敌机果然来袭,一颗炸弹击中了山嘴子,飞沙走石变了模样。每忆及此,卢老将军都是说:“是毛主席救了我们的命。”二是部队要出发了,有的战友抱着枪坐在烧灭的篝火边,再也站不起来了,他们的生命永远留在饥寒交迫的冬夜里。

卢老将军很慈祥,微笑地听着我们的汇报,连声说“好好,很好,很好。”一些指示,是他的夫人——新华社高级记者邵永力大姐代为转达的。在百团大战狮垴山战斗中,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卢仁灿率部阻敌,锁骨神经被击断,身负重伤,造成了残疾。时至今日,每逢天气变化,伤口还隐隐作痛,甚至使他坐立不安。因此,卢老将军很少说话。

邵永力大姐是北京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副会长,热心家乡事业,赣龙铁路等家乡重大工程的立项,卢老将军夫妇做了许多工作。邵大姐作为新华社高级记者,组织能力很强。她认为可用北京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名义,组织在京举办《八闽开国将军》首发式。

另及:今天上午,王波中校打来电话,说何廷一将军已亲自核校了书稿,有几处要改动:P224,“清潭城”应为“湄潭城”;P252,“罗舜初说不能决定”应为“罗舜初说他不能决定”;P270“朱营子”应为“蒙古营子”。此稿于北京之行前,我已和丛书副总编唐宝洪、分卷主编黄晋锋反复校对,竟还有如此错误,以致让老将军亲自操劳。我心中很是惭愧。

我与傅凤龙商定,一定要加强全书校对力量,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2004年10月21日,晴。

上午,往北京市西四北大街前毛家湾1号中央文献出版社,联系有关《八闽开国将军》丛书的出版业务,总编马云飞接待了我们。他对《八闽开国将军》丛书评价很高,对编委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马总说:“我们是国家出版社,要求很高,毛刘周朱等领袖的传记、年谱、文献等等都由我社出版,开国将军传记的出版,也是我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会谈结束时,马总赠送二册由该社新近出版的新书——《毛泽东传》,供我们学习。

中午,受张云龙将军及张晓剑副参谋长委托,北京军区首长服务处领导在“老北京”酒家宴请我们。席间,唯有我一人无从军经历,系“民兵”支援正规军工作。远在福州的宋四根大校在电话上称小练是“双拥模范”。部队同志纷纷敬酒。酒是茅台百年陈酿,好酒。我多“走”了几个,喝“高”了,说:“没有参军是我的遗憾”,又说“我们闽西盛产将军”等等。傅凤龙说,你越喝越清醒,气氛很活跃。事后,我仔细回忆,确实没有说错什么话,整场酒下来,说的都是对老将军的崇敬和对人民军队的热爱。

2004年10月22日,晴。

请叶云晓处长派专车,与傅凤龙、傅柒生同往通州,见了几位傅姓人物。中午,国务院部委两位傅姓处长请我们在“内蒙古饭店”吃饭。用餐过程中,谈起闽西籍开国将军傅连暲,京城两处长亦知之甚详,真可谓如数家珍。遂想: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将军勋业,彪炳千秋。以此短章作《八闽开国将军》后记结尾甚好。

2004年10月23日,晴。

接厦门驻京办林沂华主任通知,福建老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第一副委员长彭冲同志下午可接见我们。

一大早,我即去丰台区闽西驻京办附近找打字店,于汽车城附近觅得一家,即起草、打印、校对汇报材料,忙了整整一个上午。

下午4时30分,傅柒生、傅凤龙林沂华和我分乘军区专车及驻京办轿车至中南海西门口。警卫验看各人证件及车牌号后放行,过若干道岗哨,车行红墙过道,到3号院。

3号院即彭老住处,此地红墙碧瓦,古木参天,高贵高雅,其隐隐透出的气象非寻常之地可比。我们不由地都放轻了脚步。

我们坐定后,服务人员(闽西老乡)为各人端上了茶水。一会儿,彭老缓缓走出,我们不约而同地全体起立。彭老挥挥手,微笑着示意我们坐下。

林沂华汇报了我们的来意后,由我、傅凤龙和傅柒生分别汇报了《八闽开国将军》编写情况、古田会议75周年纪念活动筹备情况。

彭老充分肯定了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作了重要指示。

会见期间,彭老深情地回忆起了王集成将军。新四军二支队时期,王集成为政治部主任,彭冲为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在共同的战斗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傅柒生还代表古田会议纪念馆邀请彭老再次莅临指导工作,彭老笑了笑,非常慈祥。

2004年10月24日,晴。

一大早,我和傅凤龙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此行目的,是瞻仰毛主席他老人家。

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前,已排起了数公里的队伍,男女老少,四人一组,随机组合,缓缓地向前移动。

一些老外,手持录像机,来回走动,摄录这一北京常见的场景。我想,他(她)们一定认为这是了解中国人的一扇真实情感世界的窗口,甚至会认为这是世界奇观。

我和傅凤龙购买了几束纪念堂专用绸花,敬献在毛主席巨型汉白玉塑像前。毛主席端坐着,背景是华夏大地万里河山。

我们来自您战斗、生活过的闽西老区,我们带着福建老同志拳拳赤子心愿,我们有幸为您麾下的开国将军立传。主席,您老人家赐予我们智慧,赐予我们力量!

走出纪念堂,阳光普照。天安门广场,壮丽而辉煌。

2004年10月25日,晴。

上午,与项建坤、傅凤龙同访戴镜元老首长。

戴老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闽西永定人。闽西“红土地”文学新时期开拓者张惟,著文称之为“统帅部的无名者”。戴老长期在总参情报部任领导职务,默默奉献。张惟记述,延安时期,戴镜元立有大功,毛主席奖了一本大笔记本给他,并亲笔题词:“步步前进就步步胜利。”不久,戴镜元再立功勋,毛主席把聂荣臻送给他的战利品——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旅团长的黄呢军大衣,奖给了戴镜元。

戴老详细听取了我们的工作汇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写我们的福建老战友,也是写人民军队的一段历史,意义重大,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感谢你们。

此前,因戴老身份特殊,一直未受将军衔。《八闽开国将军》因此未编写他的传记,我们还担心戴老不接见我们。戴老的鼓励支持,使我们深感老首长胸襟似海并备感振奋。

应编委会之请,戴老欣然为丛书题词:“发扬革命传统,建设伟大祖国”。连续写了二幅,并方方正正地盖上印章。

离开戴府,我们旋即前往拜访方强将军。

方强将军离休前是中顾委委员、海军副司令员,湖南平江人,开国中将。解放战争时期,方强将军任东北合江军区司令员、政委,率部征战,剿灭顽匪,从而保证了东北我军后方的稳定。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即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方强将军所部在这一时期惊险曲折的战斗历程。

方强在红军时期曾长期在闽西赣南战斗、生活过,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饱含深情。

1932年冬,方强率苏维埃中央政府警卫营在连城上杭交界处遭遇一个团敌军。激战中,方强左胸洞穿,昏迷不醒。5位赤卫队员把他抬上担架,绕道迂回两天两夜,送到长汀福音医院救治。

两位女赤卫队员,在山路上磨破了膝盖,还用“透着淡淡甜香”的“米汤”救治这位失血过多的红军亲人。赤卫队员护送方强到汀州后,连姓名也没有留下,就悄悄走了。

方强在傅连暲救治下,很快就康复了,当他得悉赤卫队员事迹后,非常感动。革命胜利后,方强曾努力寻找那些赤卫队员们,可是,他(她)们全都牺牲了。

方强对闽西赣南老区倾注了一往深情,是57位向党中央、国务院联名建议修建赣龙铁路的老将军之一。

方强老将军欣然为《八闽开国将军》题词,挥笔写下“回顾历史,教育后代”,“这是福建人民的血和肉!”

写完,方强将军还喃喃自语:“这是福建人民的血和肉!”

我们握别老将军,衷心祝福他健康长寿。在两位战士搀扶下,老将军站在客厅门口,向我们久久挥手致意。

此时的京城,天气渐寒,风吹树梢,落叶有声。回望老将军,不知为什么,我心头一热,竟说不出话来。

车行南北长街,方强老将军的那座庭院渐渐远去。

17时55分,厦门航空波音747飞机在首都机场准时起飞。两个多小时后,安抵长乐国际机场。

京华十余日,老将军们的教导言犹在耳。他们壮丽的人生历程,正可以用方强将军的回忆录书名概括,即“赤诚”,“为祖国而战”。


上一篇: 7.【传记】第一期 总编:钟兆云 本刊秘书长:王银茂 (首发时间:2011.02.01)        下一篇:9.【传记】第三期 总编:钟兆云 本刊秘书长:王银茂 (首发时间:2012.06.01)
 
首 页 | 关于我们 | 业务介绍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8-2011 Powered by 王银茂.COM,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0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