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浏览次数:1689234
3月18日下午3时,王银茂荣获青铜篆印吉尼斯纪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饭店举行,吉尼斯世界名人厉恩海总策划并颁发证书,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等栏目主持王京生为主持人。郭玉祥中将,祁荣祥、孙昌军、李大维(送花蓝)、刘长余等将军到会见证。抚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特派代表黄有盛局长祝贺讲话。“民族复兴航母基金会”总指挥于若梅以及社会各界著名人士姜文华、王京生、李采、张众喜、李秀芳、于敏祥、江强华、袁海涌等100多人参加。新闻媒体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等30余条。 ●●●2013年6月29日,"学篆七姐妹"书法篆刻艺术学习班在福州环桥大酒店举行开学典礼。●●●老红军、开国老将军、著名书画家王直将军(98岁)题字“天道酬勤“祝贺。原福州军区老红军王玉清,老八路叶汉林、何庆宇等老首长以及中国海峡会副会长张铭清教授等军政老领导,在学员“七姐妹“上门拜访时,送画册等表示支持并祝贺。●●●福建省原人大副主任宋峻,省统战部副部长游嘉瑞,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杨永让,省民政厅处长王和炎,国鼎安防集团老总贺云翔,厦门国际美容师周江雁,龙岩企业家钟瑾,平潭林炳耀等到场讲话祝贺,并为七姐妹颁发学员金牌、银牌匾。●●●著名书画家陈初良、高季笙、 陈泰宏、黄光辉、王瑞、曾光明、黄维国、何红、李清辉、吴德才、薛少明以及闽侯荆溪十位少儿书画爱好者葛锐義等到场挥毫泼墨。●●●圣泉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军旅篆刻家王银茂现场组织并担任授课老师。“学篆七姐妹“有:甘花香、 杨鹃、王美垛、卓慕清、曾颖、汪兰君、王小曼。跟学者有:温丽君、常弘、许绍玲、 滕琳、黄南芬、陈昱、 宽闻、 周江雁、林捷、吴艳燕、 邹琴、宋水琴、 康丽、秦小淇、蔡丹、卓雅庭、文明、王曼颖、张颖、郑磊超、 王亚文、 王川文等。●●●庆典活动中,举行了名家作品展、书画笔会、 晚宴酒会,同时还举行了名家为“学篆七姐妹“每人赠送书画作品、篆刻印章、学篆制式工具箱等赠送仪式。学员杨鹃担任主持人,甘花香代表“七姐妹“学员上台讲话。●●●活动下午三点开始,晚上九点结束,参加庆典人员八十余人。●●●6月30日,“学篆七姐妹”艺术梦组合班来到福州圣泉寺举行第一场书画笔会。(石川)
当前位置:首页 >> 16_上_封底篆刻百印

16.【张造勋·著】《滨海沉思录》作者:张造勋 封底篆刻 第十六组 首发时间:2012.01.01

发布时间:2013-04-23 浏览次数:4487

 

【张造勋 著】《滨海沉思录》封底篆刻 第十六组 2012.08

 

 

《滨海沉思录》封底篆刻:王银茂

作者张造勋简介:

      张造勋,男,1950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县,1968年2月应征入伍,196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连队战士、文书,团政治处书记,师政治部秘书、干事,福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副处长,福建省军区司令部保档室主任等职。1988年授予中校军衔。1981年—1986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函授)学习五年。1999年转业至福建省外经贸系统工作,曾长期兼任国企党支部、党总支书记,大型国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先后当选省、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厦门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多年来,结合工作实践发表论文和专题报告50余篇。

左上图:2011年9月,电影《英雄儿女》中英雄王成的原型之一蒋庆泉老人拜访卢胜将军夫人姜斑华。前排右起:吴东成、蒋庆泉、姜斑华、郄庭喜、作者张造勋;后排右起:蓝国强、卢晓愉(首长二儿子)、蒋女士(蒋庆泉之女)

《滨海沉思录》后记

     本自选集共收入了二十五篇文章,六首短诗,他们基本上是近三十年来笔者结合工作而形成的文集,既属敝帚自珍式的保存的一些资料,同时也是人生路上留下的一些粗浅印迹。其中大部分曾在解放军出版社、《福建日报》、《党史资料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当《滨海沉思录》终于面世时,酸甜苦辣诸味竟一齐涌向心间,令我思绪翻滚,感慨万千,追溯求源,惊诧不已。

1968年,由家乡永州应征入伍。

四十余年里,自己经历了不少磨炼。

四十多年来,自己总体看仍属幸运。

     四十多年前,还在二七八团当战士时,遇到了两位对笔者的一生都有影响的人——其一为团政委宫焕玉,其后来调军事科学院工作。军科高锐副院长曾云:“宫焕玉同志是一位解放战争中的部队政治工作干部,又是在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所和战争理论部做过二十年研究工作、有着良好成绩的科研人员”。受其领导在团部工作四年,终身受益。另一位是四十四年前上下床位的同班、同乡战友张竹林。前几年其在总参保健室

主任(副军级)任上携爱妻、战友张黎明及子来厦门“休假”,为了“安静”,就住笔者家,整个“休假期”不给当地驻军添任何麻烦,可见其虽居要位仍十分自律、严谨。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的九十三师政治部,可谓人才济济。组织科的沈恒斌、李轩源、叶南平、沈正平、宣传科的陆中明、聂秋生、黄润理、何清秋、周涛、朱苏进、保卫科的梁吉友等,早在我提及他们名字的时候,他们中除身外教授者外,余皆为部队正师(含以上)或地方正厅级岗位;不只是职务上的缘故,像当初,上述诸君谁人不能独当一面?笔者在政治部四年时间,先后任秘书、群联干事,有幸得到过各位多方面的教益,此情此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1977年底至1985年,笔者在福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工作。时年27周岁的笔者,从资历、能力、年龄诸方面,纯属单位的“新兵”。这里的人员,大部分来自战区各大单位(也有军委总部机关来的),含军事、政工、后勤三大类干部,后来成为有关党政军机关部门的负责人。其中,还出现了为这个曾经的大集体添荣誉的两名将星:现总参谋部副总长蔡英挺,总政治部副主任吴唱德。笔者在这里工作数年,收益匪浅,许多事值得永远留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的几年间,出现人生一个精彩的亮点:作为“文革”后恢复高校成人教育的第一批收益者,自己经卢胜首长同意、支持,参加统考后正式录取在福建师大中文系(函授)学习五年。在汉语言艺术的殿堂里,身为班长,同陈向先、林正、林洪林、徐延宁、徐启源、罗兆军、唐华钗等一百二十余位同学,五年间聆听了三十余位老师的精心授课,同时也接受了他们近似苛刻的各学科试题考试。在笔者印象里,黄寿祺、李万均、李联明、孙绍振及汪钩深、卓尔不群者。他们讲授的技巧真可谓炉火纯青,讲授的内容那真是丰富多彩:有时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犹如江河流水;有时博古通今,引经据典,随手拈来如囊中取物,使听课者如饥似渴,如醉如痴,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课堂里时而静悄悄,时而满堂大笑,时而爆发出阵阵的掌声。五年间我们听课的中型教室因旁听者众多,常常是座无虚席,有时还出现“人满为患”的景象。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本拙作的文章,就是从此时起篇的。

    1989年秋,笔者从福建省军区司令部保档室主任岗位(中校)转业,有幸分配到福建省外经贸系统工作。对“转业”,有人讲意味着军人战场的转移而不是战斗的结束,而进行的又一次拼搏。孰是孰非,恐难定论。在我而言,能走出国境,涉足五大洲;能回到当年站岗放哨的海防前线,来到以美丽、温馨而闻名全国的厦门工作、生活、定居,是何等令人惬意、舒心的事啊!

星辰日月推移,沧海桑田变迁,四十多年弹指而过。面对即将付印的书稿,我在此由衷的感谢所以关心、支持《滨海沉思录》出版的领导、同事、朋友们:

宫焕玉(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研究员)、何清秋(厦门市人大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二人不避酷暑,不顾疲劳,挑灯伏案作序,通篇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多有勉励之辞,实为拙作增添了光彩。

 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福州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钟兆云先生于百忙之中斟酌字句,反复琢磨,特为本书定名,堪属意外之惊喜。

陈永红(厦门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是厦门各界均熟悉的艺术型领导者,获悉拙作待印时,敢在因公出差前题写书名,并连写三幅(不同字体)供以挑选,其情其意令人感到。

南京军区驻榕某部正团职(开国老将军)秘书、上校王银茂,这位著名的军旅篆刻家的传奇之外,不仅在于其风格苍老厚重、布局精巧、豪放潇洒,也不仅是作品之多(报刊发表和义务治印近万方),而是其“为全军将帅治印第一人”。此次精心创作的封底篆刻,又为本书增加了亮色。

福夏经贸集团肖寿斌总裁提笔致贺,不吝褒奖之言,更有溢美之词;赵建华、陈衡中二人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同事邵颖、黄德兴及女儿张玲、女婿苏升承担了本书的许多整理事物,并为本人保存、提供了多篇曾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使得《滨海沉思录》才有现在的规模和相关业务的完整性。

我愿借《滨海沉思录》出版的机会,对分散在各地的昔日领导、战友、同学、同事致以

                                                                            张造勋

                                                  20126月于厦门市石亭小区

 

 


上一篇: 14.【郭迪善·著】《郭迪善书法作品集》封底篆刻 第十四组(首发时间:2012.01.15)        下一篇:26.此栏空白 待后增补(首发时间:2012.01.01)最近增补内容时间见下
 
首 页 | 关于我们 | 业务介绍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8-2011 Powered by 王银茂.COM,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0465号